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性氨基硅油由于其同时兼有氨基硅油柔软、润滑、疏水、成膜性好的优点以及改性基团所赋予的特殊功能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后整理助剂中赋予纤维高附加值和高功能化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而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尺寸效应以及较好的导热性能而成为人们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旨在制备并改性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并通过偶联剂与自制改性氨基硅油偶联,使得被整理的织物在具有一定柔软手感、白度基本不变并具有一定亲水或疏水性的同时,导热性也能得到提高,对特种助剂的研发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以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以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封端剂,采用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合成了侧链带有两个氨基的氨基硅油。用所得氨基硅油分别与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和双端环氧基聚醚反应制得含氟改性氨基硅油和环氧聚醚改性氨基硅油。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FEMA与氨基硅油的质量比为1:1时,反应的转化率最高,最佳反应时间为90min,经其整理的棉织物拒水效果最高可达3.5级,白度可达79.5~80(原布白度80.5)。经含氟改性氨基硅油整理的织物,白度与原布相比差异很小(79.8),疏水性与市售硅油柔软剂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当双端环氧基聚醚的分子量为500时,产物的转化率最高;当聚醚与氨基硅油的质量比为20:1时,所得产物稳定性最佳;制备的环氧聚醚氨基硅油的亲水性相比市售氨基硅油的亲水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乳液,测得其粒径为10nm左右,分别对纳米Ti02和市售纳米ZnO先用三乙醇胺进行多羟基预改性,再用偶联剂KH-560进行改性,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其为化学改性,改性后纳米氧化锌的粒径减小到10nm左右,且分散稳定性较好。最后将改性纳米粒子分别与改性氨基硅油偶联并整理到织物上,结果表明:被整理的织物的表面覆盖了一层与纳米粒子偶联的改性氨基硅油薄膜,填充了部分纤维间的空气,使其连成导热通路而提高导热性,织物的导热系数从未处理的O.1Wm-1K-1左右提升至0.21Wm-1K-1,接触冷暖感从0.143W/cm2提升至0.172W/cm2;织物的导热性随着纳米粒子的含量的升高而增大,且存在突变点(1.0g/L),此点以前,导热性随纳米粒子浓度的增大而缓慢增大,此点时织物导热性剧增;当纳米粒子的浓度达到一定值(约1.5g/L)时,织物的导热性最好;织物厚度对导热性也有一定影响,厚度越小,则导热性越好,厚度越大,则织物中空气含量越高,热阻越大,导热性越差。纳米ZnO和Ti02粒子在织物表面分散较均匀,部分团聚成块覆盖在织物内外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