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融合“历史、旅游、想象、才学”等元素于一体,采用当时的口语进行创作,较全面地体现了近代汉语由文言向白话过渡的状态。作为对话体文学作品,它蕴含着大量的鲜活口语,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库,而书中形式多样的谦敬语,也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及言语状态,是形成作品独特风格的重要方面。当前对《镜花缘》的研究,多从中外同类作品或中国同类作品在思想、艺术、文化等方面对比展开的,当然也有从语言的角度进行的,如有以文本为依托,对其称谓词、副词等词类特点的分析,有对其修辞风格进行的阐发,也有对其方言归属的专题探讨,等等,但对文本中大量谦敬语存在的语言特色关注较少,更谈不上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镜花缘》为样本,对书中的谦敬语进行搜集和整理,进而尝试从这个特殊的角度探索作品的言语风格面貌,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简单介绍文本《镜花缘》、谦敬语及《镜花缘》中谦敬语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创新点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梳理《镜花缘》中谦敬语的语料运用情况,统计使用频次;提出自己的分类标准并进行分类;从语音、语义、语法三个层面对《镜花缘》中谦敬语的特点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探究《镜花缘》中展现的谦敬语修辞风格。对涉及比喻、借代、用典、仿拟、夸张、析字六种修辞格的谦敬语从表谦修辞和表敬修辞两方面进行整理与分析。第四部分:解读《镜花缘》中谦敬语语言特色的社会文化制约因素。具体从社会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两方面进行相应的分析。以中国传统礼文化的子文化——等级尊卑观念和中庸和谐文化来探究文化因素对《镜花缘》中谦敬语使用的影响。最后是结语部分。从本文研究成果的总结、行文的不足之处和下一步的展望等方面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