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联合中医方剂(青娥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对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进行治疗的临床观察,通过对照组的建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疗效,力图获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指导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拓宽治疗思路。方法:1、试验资料:本次临床研究选取的60例病例,均来源于武汉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风湿疼痛科门诊及住院的确诊为活动性AS(肾虚督寒型)患者,均满足本研究所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包括55例男性,5例女性,并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2、治疗方法:实验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具体用法:每次0.2g,每天1次,以此作为基础治疗。①对照组:共30例,在基础治疗上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具体用法:治疗第一周每次0.25g,每日3次;第二周每次0.5g,每日3次,第三周起为每次0.75g,每日3次。②试验组:共30例,在基础治疗上予针刺(具体操作:穴位取病变相应部位夹脊穴、背俞穴、命门、腰阳关、八髎穴、阳陵泉、太溪、阿是穴,使用平补平泻法,每次治疗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一疗程,两疗程间休息2天)及青娥丸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基本处方:杜仲15g,桑寄生15g,补骨脂15g,核桃仁9g,熟地黄15g,牛膝9g,独活15g,肉桂15g,秦艽15g,细辛3g,川芎6g,防风15g,白芍15g,茯苓15g,每天一剂制中药水剂,一次性煎取400ml,分早晚各200ml口服,宜饭后温服)治疗,经上述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3、观察指标:患者入院后行安全性指标检查,主要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三大常规(血、尿、粪)、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查;疗效指标:①临床主要症状:腰骶部疼痛不适并可放射至臀部或腹股沟及大腿部、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脊背部疼痛乏力、关节肿痛、晨起关节僵硬感等。②主要体征:10cm疼痛数值评分表、脊柱活动、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4"字及枕墙试验。③实验室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免疫球蛋白(包括iga、igm、igg)。④放射学检查:骶髂关节正侧位片。⑤临床疗效:总有效率、asas20评分。⑥不良反应:纳差、腹痛、腹泻、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等。4、统计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计量配对均数t检验法分析资料组内数据,运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法分析组间数据,ridit检验用于分析等级资料,而分类资料则选用x2检验。将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界,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0.01则认为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极显著。结果:1、临床症状、主要体征及主要实验室指标比较均显示:两组治疗前各临床症状、主要体征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自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主要体征及主要实验室指标对比均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在临床症状、主要体征及主要实验室指标上的对比也具有差异性(P<0.05)。2、骶髂关节正侧位片放射学分级对比:两组治疗前在骶髂关节x线分级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骶骼关节x线分级改变显示亦无明显差异(p>0.05)。3、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显示,试验组93.3%,对照组86.7%,两组结果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在asas20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治疗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种5例患者出现短暂性消化道症状(包括纳差、腹泻、恶心),对照组中10例患者出现短暂性消化道不适(包括纳差、腹痛、腹泻、恶心),2例患者出现白细胞降低,2例患者出现轻度谷丙转氨酶升高,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试验组以及对照组治疗肾虚督寒型as均有效:试验组在改善症状、体征、生化指标、临床疗效以及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方面较对照组更优。针刺联合中药方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行之有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