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蚕豆是世界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本论文旨在研究我国冬性蚕豆种质的遗传背景及种质间遗传多样性差异,探讨国内不同地理来源冬性蚕豆栽培种质间的关系以及蚕豆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为冬性蚕豆种质资源的保护、保存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6份不同地理来源蚕豆种质为试材,优化了AFLP技术体系各项参数,并筛选出10对多态性高的AFLP引物组合用于蚕豆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该10对AFLP引物组合,对243份蚕豆种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323条清晰可辨的带,其中266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为82.4%。我国冬性蚕豆资源缺失带最少,共得到312条带,其中多态带239条,多态性比例为76.6%。AFLP标记表明,参试我国冬性蚕豆种质遗传多样性最高。201份我国冬性参试种质中,四川地方品种缺失带最少,共扩增出158条多态性带,多态性百分率为53.9%,具有最丰富的遗传变异;地方品种的缺失位点少于选育品种,其遗传多样性高于选育品种。243份蚕豆种质的田间鉴定结果表明,我国不同来源的冬性蚕豆种质生态适应性较强,均能在春性蚕豆区开花结实。243份参试种质13个形态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I(Shannon-Weaver信息指数)为0.8661,粒形和粒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而脐色的多样性指数最低。按不同生态区,我国冬性蚕豆种质形态多样性指数最高。我国冬性参试种质中,贵州地方品种的形态多样性指数最高;按不同种质类型,地方品种的形态多样性指数高于育成品种。基于蚕豆形态性状鉴定结果,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243份蚕豆资源在0.644相似水平下划分为2个类群,其中云南种质单独为一类群。分子标记和形态标记数据的主坐标及聚类分析均表明,我国冬性蚕豆各生态亚区间种质相互交叉,但是云南种质是特殊类群,四川、贵州、浙江省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较高,且有部分特异种质,建议加强对云南、四川、贵州、浙江地方品种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以(形态+分子标记)数据结合的方法构建蚕豆核心种质,能够保留较多的等位变异和特异位点,而且多样性高,是较形态或分子标记单一水平构建蚕豆核心种质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