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化肥利用率底造成的土壤污染等众多问题,在保证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如何提高水肥利用率是果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于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在广西大学农学院标本园内进行,以“石峡“龙眼为试材,主要研究了不同输液+滴灌施肥模式对龙眼园土壤,龙眼叶片和枝梢特性,果实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取得的结果如下:1、输液+滴灌施肥提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不同输液+滴灌处理在0-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比管道输液高,80cm以下土层相差不大,总体在15%-35%波动。各处理在0-100cm土层土壤的pH与管道输液相比有所降低,但管道输液+地表多孔滴灌在0-80cm土层相对较高;在0-20cm土层和20-40cm土层,管道输液+滴灌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与管道输液相比均有提高,不同处理在0-100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逐渐减少趋势,均主要分布在0-60cm土层,在0-20cm土层管道输液+地表滴灌、管道输液+地表多孔滴灌的有机质含量较高,在20-40cm土层管道输液+地下10cm滴灌、管道输液+地下20cm滴灌有机质含量较高。2、输液+滴灌施肥改善了树体营养状况。输液+滴灌施肥提高了龙眼叶片特性,以管道输液+地下20cm滴灌和管道输液+地表多孔滴灌效果最为明显;管道输液+地表多孔滴灌的梢长增长量和梢粗增长量均最大;管道输液+滴灌处理龙眼树叶片SPAD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管道输液+地表多孔滴灌的原始光能转化效率较高,对其生境的适应性较强,在PS1l反应中心处于完全关闭时的荧光产量最大,在PS1l反应中心的潜在活性较强,且吸收的光能中用于光合电子传递的光能部分最多。龙眼根鲜重和总根数密度在0-40cm土层较大,在40-60cm土层分布减少。3、多孔滴灌施肥促进了果实生长发育。多孔滴灌对于提高龙眼果实横纵径较为有效,更利于龙眼果实中积累的淀粉更多的转化为可溶性糖;常规土施、管道输液和多孔滴灌处理的果实发育过程中Vc含量都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且都在坐果80天后增加迅速;果实成熟时,管道输液、多孔滴灌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低于常规土施;管道输液和多孔滴灌有助于提高龙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输液+滴灌施肥提高了果实产量和品质。输液+滴灌施肥提高了果实的纵横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单穗重、单株穗数和单株实际产量,管道输液+地下20cm滴灌和管道输液+地表多孔滴灌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