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对淀粉大分子进行改性修饰的基础上,制备两亲性的淀粉基微球,将其用作粒子稳定剂稳定o/w型Pickering乳液。研究淀粉基微球在油-水界面的吸附或组装状态,阐明其界面吸附行为和作用机制;同时研究淀粉基微球稳定的多相聚合体系及其对聚合产物微观结构的调控作用。研究内容主要为三大部分。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研究了淀粉基微球在油水界面上的界面活性,根据不同浓度下界面张力的变化阐明了粒子在界面上的吸附量(Γ)与界面张力(γ)的关系,并用来计算粒子在油水界面上的三相接触角(θ)。随着淀粉微球的尺寸和辛烯基琥珀酸酐取代度的增加,粒子的三相接触角和吸附能增加。通过与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的淀粉大分子对比,淀粉微球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为不可逆吸附且在高浓度时能更有效的降低界面张力。第二部分研究了淀粉基微球作为粒子稳定剂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多相聚合体系及其对聚合产物微观结构的调控作用。此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利用淀粉微球作为固体粒子稳定剂进行苯乙烯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了莓状复合粒子,研究了淀粉微球的含量,尺寸和溶液的pH值对复合粒子微观形貌的影响。随着淀粉微球含量的增加,复合粒子的形貌从光滑的微球转变成莓状复合微球,并且复合粒子半径的倒数与淀粉微球的含量成线性关系,说明聚合过程为典型的Pickering乳液聚合过程。通过改变淀粉微球的大小和pH值来调节复合粒子的大小和形貌,提出了该聚合体系中复合粒子可能的形成机理。2、将淀粉微球同时作为粒子稳定剂和种子粒子,制备了单分散的核壳结构的淀粉/聚苯乙烯复合微粒,研究了聚合体系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聚合过程中体系由Pickering乳液转变为种子聚合,制备了尺寸可调且单分散的聚苯乙烯/淀粉复合微粒,并提出了该聚合体系中核壳结构复合粒子可能的形成机理。随着单体含量的增加,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的核的大小基本保持不变,壳层的厚度呈线性增加。此外,复合粒子的大小可以通过淀粉微球的含量和尺寸,pH等来调节。3、通过淀粉微球稳定的无皂种子聚合制备了形貌可调的淀粉/聚苯乙烯复合微粒,同时探究了单体的溶胀过程和聚合过程,提出了不同形貌复合粒子可能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在淀粉微球被单体溶胀后,淀粉微球的表面出现了孔洞,这是由于单体与淀粉基微球发生相分离导致的。随后的聚合过程中,制备了不同形貌的复合微粒(高尔夫状,莓状,四面体状,雪人状)。聚合得到的复合微粒的形貌可以通过聚合时间,单体含量和种子的类型来控制。第三部分制备了温度响应的淀粉基固体粒子稳定剂。通过表面引发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淀粉基微球表面接枝了温度响应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刷,形成了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此粒子可以用来稳定Pickering乳液。研究了淀粉基核壳粒子在油水界面上的界面活性,同时考察了接枝聚合物链的长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其界面活性的影响。此外,用此粒子形成的Pickering乳液具有温度响应性,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实现其乳液体系的乳化/去乳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