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抑制Polo样激酶1选择性阻断RAS突变膀胱肿瘤的生长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移行上皮细胞癌最为多见。随着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不断阐明,膀胱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HRAS是原癌基因RAS家族成员之一,它的突变被证实在膀胱肿瘤发生及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正常的Ras蛋白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功能,突变后会使其下游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导致细胞发生癌变。目前直接靶向Ras蛋白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并未取得良好疗效,这使得RAS突变肿瘤的治疗策略成为研究难点。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PLK1基因与RAS基因存在“协同致死”关系,提示Plk1可能是RAS突变肿瘤的潜在治疗新靶点。Polo样激酶1(Plk1)是一种蛋白激酶,在细胞周期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论文假设为抑制Plkl可选择性阻断RAS突变膀胱肿瘤的生长。在多种膀胱癌细胞上,利用siRNA技术或用小分子抑制剂(BI-2536和BI-6727)干预Plk1,结果显示Plk1的功能缺失可以选择性抑制RAS突变的细胞株的存活(P<0.01)。当Plk1激酶活性被抑制后,与RAS非突变细胞株BIU-87相比,RAS突变细胞株5637细胞周期被阻断在G2/M期,且发生明显凋亡。分子机制研究中,结果显示在RAS突变细胞株5637中,Plk1功能被抑制导致Ras下游p-AKT和p-ERK的水平降低。在体内动物实验中,BI-2536(20mg/kg,每周两次,连续给药22天)能明显抑制膀胱癌RAS突变5637肿瘤的体积及重量,但不影响裸鼠的正常体征。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裸鼠肿瘤组织中Ki-67表达明显减少,p-AKT和p-ERK的表达降低。综上所述,本文研究证明抑制Plk1通过下调Ras下游关键蛋白从而选择性抑制RAS突变膀胱肿瘤,研究成果为RAS突变膀胱癌的治疗提供线索。2患者源性膀胱肿瘤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动物模型是肿瘤分子机理研究和靶向新药研发的的重要载体。目前膀胱癌研究动物模型主要是细胞系皮下荷瘤和细胞系原位荷瘤动物模型,然而该两类模型并不能有效模拟临床膀胱癌肿瘤组织的微环境和异质性。近年,患者源性肿瘤模型应运而生,越来越受到推崇,被认为是最贴近临床且最具有应用价值的动物模型。为了进一步解析膀胱癌转移分子机制以及发现抑制膀胱癌的有效药物,本文旨在建立患者源性膀胱肿瘤动物模型。本课题组通过与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建立科学合作关系,经患者同意,获得新鲜膀胱癌肿瘤组织,建立患者源性膀胱肿瘤动物模型。具体研究方法如下:使用套管针将新鲜膀胱肿瘤小块移植于裸鼠皮下,经过为期四个月的观察测量,定义肿瘤体积≥500mm3则认为病人原代组织成瘤,进一步对肿瘤进行分离传代和冻存。目前本研究已成功建立一例膀胱肿瘤动物模型,肿瘤组织已传至第三代。经分子突变鉴定,初步发现该模型肿瘤组织RAS基因热点突变区域不存在突变,深入分子的鉴定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展。该模型的成功建立为膀胱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研究以及抗膀胱癌肿瘤新药筛选和研发提供重要研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