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剖宫产妇女的疤痕厚度、位置及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PCSD)大小与异常子宫出血的关系,并探讨PCSD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1.选择有月经异常的PCSD患者30例作为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月经异常组(PCSD-A组),无月经异常的PCSD患者20例作为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月经正常组(PCSD-B组),超声检查子宫下段疤痕正常的有剖宫产史患者30例为剖宫产组(CS组)。2.三组患者均在月经第5-8天行阴道B超测量剖宫产疤痕距离宫颈外口、内口距离,疤痕厚度,子宫切口憩室长度、宽度及高度。观察三组患者术前的月经情况、超声检查数据差异。3.PCSD-A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宫腹联合手术组15例、经阴道手术组15例。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阴道超声了解两组憩室清除情况及子宫疤痕切口愈合情况,详细记录每次月经时间及经期情况、有无术后并发症。【结果】1.PCSD组(PCSD-A组及PCSD-B组)异常子宫出血比率明显高于CS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三组的月经持续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2),PCSD-A组与CS组的月经间期出血、贫血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的月经周期、月经过多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的剖宫产疤痕位置距宫颈内口、外口距离为CS组>PCSD-B组>PCSD-A组,比较三组距离宫颈内口距离、外口距离有统计学差异(P<0.05)。PCSD-A组与PCSD-B组比较,憩室长度、宽度、高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CSD-A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小于PCSD-B组及CS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以异常子宫出血作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剖宫产次数、PCSD长度、宽度、高度及距离宫颈内口、外口距离与月经异常的关系,显示疤痕距离宫颈内口、外口距离为异常子宫出血的保护性因素。4.两种手术方法组内比较月经期均较术前缩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组间比较月经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宫腹联合组治愈率高于经阴道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34)。轻中型PCSD-A组患者经两种手术治疗复查均治愈,PCSD-A组中经宫腹联合手术组重型治愈率为100%(8/8),PCSD-A组中经阴道手术组重型治愈率为57.1%(4/7),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2)。【结论】1.剖宫产疤痕距离宫颈内口及外口距离是PCSD后异常子宫出血的保护因素。2.PCSD后异常子宫出血与憩室长度、宽度、高度无直接关系。3.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均能治疗子宫切口憩室,二者均能达到安全、有效、微创的目的。但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预后更好,是目前治疗PCSD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