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脑海绵状血管畸形也称为隐匿性血管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在普通人群中每200-250人就能检测出一个CCM病变,占全部颅内血管畸形的5-10%。常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和脊髓,也可见于皮肤,肝脏等。它由薄壁且密集排列扩张的内皮通道组成,缺乏平滑肌组织,其间无脑实质。属于低血流量、低压血管畸形,发生在静脉-毛细血管床。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有家族性和散发性,其中家族性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已知的脑海绵状血管畸形致病基因主要有三种:KRIT1/CCM1,MGC4607/CCM2,PDCD10/CCM3。CCM基因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来影响正常血管生成。CCM1基因编码KRIT1蛋白,定位于内皮细胞-细胞紧密连接。CCM2基因编码MGC4607蛋白,参与血管腔形成及在形成CCM信号复合物时起关键作用。CCM3基因编码PDCD10蛋白,影响细胞连接、血管生成、凋亡。在血管生成中,促进血管生长因子与抑制血管生长因子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内皮细胞是否激活,促进血管生长因子表达多于抑制血管生长因子时,内皮细胞被激活,启动血管生成。VEGF作为一种促血管生长因子,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受体调控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从而影响血管发育,在正常血管中很少表达,病理状态高表达。CCM基因突变致KRIT1、MGC4607、PDCD10蛋白结构功能异常或VEGF异常表达都会使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新生血管自身调节能力下降,血管壁渗透性增加,血液从管壁内渗出形成颅内出血。脑海绵状血管畸形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颅内出血、反复发作性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其中颅内出血是产生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手术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畸形最有效方式,但是对于病情复杂且手术风险高的患者,需要我们去研究发现一种可以应用于临床靶向治疗海绵状血管畸形的药物。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进步,对海绵状血管畸形研究日益增多,主要集中在CCM基因突变所致的CCM基因功能丧失,CCM基因组突变频率分别是CCM1为40%,CCM2为20%和CCM3为40%,关于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的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研究少有报道,CCM基因编码产物与VEGF表达的关系也罕有报道。此次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测定CCM基因编码产物KRIT1、MGC4607、PDCD10及VEGF在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CM基因组和VEGF在脑海绵状畸形中阳性表达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7例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标本进行检测,观察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组织CCM基因编码产物KRIT1、MGC4607、PDCD10及VEGF表达情况,分析CCM基因组与VEGF在脑海绵状畸形阳性表达的互相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组织中CCM基因编码产物KRIT1、MGC4607、PDCD10及VEGF表达情况,KRIT1有11/37例(29.73%)表达为阳性,MGC4607有7/37例(18.92%)表达为阳性,PDCD10有9/37例(24.32%)表达为阳性,VEGF有18/37例(48.64%)表达为阳性,发现CCM1、CCM2表达为阳性病例绝大多数VEGF也表达为阳性。进而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组织中CCM基因组与VEGF的相关性,发现CCM1、CCM2与VEGF表达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性(P<0.05)。随后通过对颅内出血、癫痫、病灶直径、病灶多发性与CCM基因组和VEGF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合并颅内出血的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组织中CCM1、CCM2和VEGF表达高于未出血组,病灶直径>20mm组中CCM1和VEGF表达高于病灶直径≤20mm组,而癫痫和病灶多发性与CCM基因组和VEGF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在分析颅内出血、癫痫、病灶直径相关性时发现,颅内出血与癫痫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性(P<0.05),病灶直径与颅内出血、癫痫无显著关联性(P>0.05)。结论:1.脑海绵状血管畸形中CCM基因组与VEGF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CCM1为29.73%,CCM2为18.92%,CCM3为24.32%,VEGF为48.64%;2.脑海绵状血管畸形中CCM1、CCM2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3.脑海绵状血管畸形中CCM1、CCM2与VEGF互相作用可能和颅内出血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CCM1和VEGF的阳性表达可能与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不断增大及病灶复发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