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美贸易战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不少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实现快速扩张和利润提升。同业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扩张规模,规避监管,提升利润的最主要工具。同业业务的发展一方面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资金在金融机构之间空转,而不能有效的传导到实体经济的问题。加上同业负债的期限天然比同业投资期限短,由此造成的期限错配极易导致流动性风险,甚至引发流动性危机。2013年的两次“钱荒”和2016年的资产荒都体现出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2019年5月的“包商接管事件”,更是打破了银行间的“刚兑”信仰,居于劣势的中小银行的同业负债被迫重定价,所引发的同业负债收缩严重冲击了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Z银行也被迫压缩同业资产及同业负债,来保证流动性。因此,针对同业信用收缩,同业业务对流动性管理影响日益凸显的形势下,研究Z银行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在已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地方城市商业银行——Z银行,首先阐述同业业务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相关理论,包括同业业务的特点、监管办法、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等。其次,结合Z银行的基本情况以及同业业务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 Z银行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Z银行的发展实际,选择多个流动性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出Z银行2013年-2019年的流动性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同业业务与流动性风险之间影响的线型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Z银行同业业务与流动性风险呈倒U型关系,同业业务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Z银行的流动性水平紧张的情况,降低流动性风险。但如果通过同业负债的不断扩张去追求利润及规模,则会增加Z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研究表明,Z银行的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优化空间。通过建立健全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结构,对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进行优化完善,整合Z银行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优化Z银行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可以不断提高Z银行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在对Z银行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优化方案设计之后,进而完善了 Z银行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