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和“全域旅游”战略的提出等利好条件有力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迈入黄金时期,各地纷纷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公路运输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支持产业,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各类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目的地旅游资源开发和提高区域可达性;另一方面,公路通达程度影响着游客的出游决策和旅游体验。因此,各地加大公路建设投入来发展旅游经济,但公路基础设施能在多大程度上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确切答案,不同的样本选取和研究设计都会使得结论不一,特别是较少有学者关注到公路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长三角城市群公路交通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理论上深入剖析公路基础设施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实证上借助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首先,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宏观和微观路径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其次,长三角城市群国内旅游和公路设施建设发展趋势较好,但各城市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再次,整个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存在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呈现“中心-外围”圈层式结构;接着,构建传统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在未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国内旅游经济的产出弹性偏大。而考虑空间因素的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公路基础设施对本地旅游经济的产出弹性为0.5203,证实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对周边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一级公路对本地和周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二级公路对旅游经济影响尚不明确。此外,劳动力、资本以及城市化水平等变量都显著积极影响着区域旅游经济,印证了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源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