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作为市场资金要素的价格,会影响到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市场结构、行业运行效率等多个方面,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对外经济市场。所以利率是否准确地反映了资金供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自该理论被提出以来一直被认为能够提高金融资源配资效率、改善价格结构。纵观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利率市场化改革通常可以完善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提升该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关乎全局,深入了解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也是经济社会长期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各阶段的利率决定与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利率决定机制主要包括了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理论决定理论、可贷资金理论、IS-LM模型以及CIR模型,利率形成机制分为了非均衡利率形成机制和市场利率形成机制两部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现实考察,首先梳理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以及每个阶段取得的成就;其次指出了中国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现存的一些问题,包括存在预算软约束、基准利率非市场化、商业银行定价能力不高、银行业存在市场垄断等;最后结合上述现实考察和第二章的利率分析,认为决定中国市场利率的因素包括市场和非市场两方面。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7年第4季度到2015年第3季度13个指标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市场化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本文认为基准利率非市场化是影响我国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的最大问题,同时国企预算软约束、银行业市场垄断也制约着我国市场利率的形成。最后对本文得出的结论进行了阐述,并从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的现状和回归模型中发现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入新的阶段,但国内关于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研究与宏观经济变量的相关关系上。本文将一些制度性因素和定性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为研究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