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速推进城镇化能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优化国内消费结构,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然而,现阶段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粗放型城镇化违背市场规律,导致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不协调,资源要素配置扭曲等问题突显。与此同时,我国产能过剩与国外市场空间有限的矛盾也不断加剧,传统城镇化已面临日益严峻的内忧外患局面,并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其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而在我国内需不足与国际市场需求空间缩小背景下,通过扩大内需、实现内外市场联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成为促进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为此,本文以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及其市场联动为研究视角,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探讨如何加快推动城镇化转型问题。理论研究表明,内外市场需求主要能通过规模经济、技术溢出效应、结构升级以及联动效应等四种途径影响城镇化。在系统梳理其理论机制基础上,本文以新经济地理理论为依托建立计量模型,选取2005-2014年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并采用系统GMM方法探讨内外市场需求及技术进步对传统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市场对城镇化作用由东向西依次递减,且对西部地区作用为负;国际市场与技术进步对城镇化的影响效果均在中部地区最大,西部次之,而东部最小。随后,为进一步探讨内外市场需求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本文改进了技术进步的测量方法,并采用面板FGLS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其估计结果为:国际市场与区际研发技术外溢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国内市场和区际沟通技术外溢却对其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最后,根据计量估计结果,本文对不同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差别化建议,东部城市应加强与先进企业合作,尽快吸收其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经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快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刺激有效需求增加,进而拉动产业发展;中部地区城市则应合理引进对外直接投资,并利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准确定位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及其模式;西部地区则应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利契机建设产业,通过互联互通推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