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疗效,探讨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在突发性聋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聋病例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全频下降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简单随机分为两组。6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40例,女26例,左耳37例,右耳29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为1-14天,平均6天。耳后给药组(35例)给予耳后注射甲强龙,40 mg/d,连续5天;静脉给药组(31例)给予静脉滴注甲强龙,40 mg/d,连续5天;其他治疗方法两组相同。10天后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听力损失:(1)总体比较:耳后给药组和静脉给药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42%(25/35)和77.41%(24/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后给药组和静脉给药组治疗后的平均听阈分别为55.10±26.92 dB HL和41.12±23.56 dB H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比较:将患者依次列入相同的听力损失程度组、年龄组、病程组和伴随症状组做平均听阈比较。结果显示:除了伴有眩晕症状组外,其他各因素组静脉给药对平均听阈的改善均优于耳后给药,其中听力损失程度为重度极重度组、病程为≤7天组,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耳鸣症状:90.91%(60/66)的患者有耳鸣,耳后给药组31例,静脉给药组29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41%(24/31)和75.86%(22/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眩晕症状:18.18%(12/66)的患者有眩晕,其中6例前庭功能正常,6例前庭功能异常,2例前庭功能异常合并有BPPV。静脉给药组6例,耳后给药组6例,均在治疗10天内眩晕症状得到控制。结论:(1)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做为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初始治疗,对听力损失治疗有效,但听力提高幅度不如静脉给药明显;可改善耳鸣症状,但无明显作用优势;控制眩晕效果不明显。(2)对于无糖皮质激素全身给药禁忌症的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建议初始治疗仍选择静脉给药,尤其是听力损失程度为重度极重度聋或病程为≤7天的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VDR基因FokI、BsmI、TaqI及ApaI位点与宁夏地区回汉族白癜风患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为揭示宁夏回汉族人群白癜风发病机理及遗传特点提供可靠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宁夏地区251例白癜风患者及263例对照组的VDR基因FokI、BsmI、ApaI及TaqI位点多态性的频率分布进行检测。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
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几何参数用于诊断筛查DPN的可行性。方法:2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DPN病变严重程度分为0期DPN组(n=110),1期DPN组(n=56),2期DPN组(n=45),3期DPN组(n=32)。
在法律体系中,术语是构建体系的基础.由于法律文本的特殊社会功能,法律翻译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精确性,其前提是保证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因此,在法律翻译中,术语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