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发展,许多学者对概念结构的研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Musolff(2006)提出“脚本”概念范畴,他认为脚本是一个拥有通常话语能力的话语社会成员对典型域情景的一系列的假定,比如此场景的参与者、他们的社会角色、戏剧性情节及结果、以及人们对此的约定俗成的评价,如此事件是成功或失败、正常或反常、合法或不合法,等等。南开大学的苏立昌教授(2007)提出了“隐喻即是脚本”理论,认为隐喻意象是人们的社会经验的最好表达形式。人们通过这些以框架或脚本形式浓缩的社会经验来谈论理解周围的世界。然而隐喻是具有偏见性的,它们通常带有一些深藏的假定,对这些源域假定人们通常又是无意识或不加批判地接受的。蛊惑人心的政客在公共语篇中经常大量使用隐喻来传达片面甚至误导性的信息来操纵人们的思维。隐喻的源域脚本是隐喻概念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源域脚本被映射到目标域上,在目标域对参与者和其行动进行匹配推导。脚本中含有大量的可以从域的图式结构中获取的社会文化信息。通过对隐喻脚本进行分析才能对某一特定的言语社群的语言倾向、偏好等特征更加清楚。因此在前人对脚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以下视角来进行探讨:1.通过语料分析来探讨隐喻脚本理论的理论基础。2.探索脚本构建的认知因素。3.研究脚本的认知功能。4.探究隐喻脚本的文化差异。本文以Musolff (2006)和苏立昌(2007)的隐喻脚本为理论基础,在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及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的辅助下,对从英文报刊上所收集的语料进行了分析,发现正是在脚本层面而非域的层面某一特定的言语社群的语言特性才会揭示得更加清楚,原因在于脚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概念结构,通过分析发现脚本可以作为一个预测未来的工具,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摒除偏见的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