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是世界上肝病发病率最高和因肝病引起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接受肝移植患者治疗较多和肝移植发展较快的国家。肝移植后,肝脏无功能或肝衰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尽管在过去十几年这种情况的发生得到了显著地改善和提高,但是随着因移植器官的短缺迫使人们不得不采用一些边缘供肝,比如老龄的供肝、脂肪肝等,而这些供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更敏感,使得肝移植后发生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几率大大增加,这也直接影响到了肝移植术后的生存。如何避免这些损伤是目前肝移植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为了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 在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作者首先采用改良的 Kamada 双套管法,成功地建立了一种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后面的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方法:通过改良的 Kamada“二袖套法”对 Sprague-Dawley(SD)大鼠实施了同种原位肝移植手术,并观察大鼠术后存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总共约实行大鼠肝脏移植近 400 例,供体手术时间(21.3 ±6)min,全肝移植组供肝修整时间(14.6±3)min,减体积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