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服务经济是人类社会必经的客观发展规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下,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服务业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以鲍莫尔“成本病”为理论入手,借鉴国际经验可以发现,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服务业若存在较低的生产率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服务业能否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的新驱动力,能否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关键阶段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都需要深入分析。在此背景下,基于对资本、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的充分考虑,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03-2017年间我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及分解,探究其真实的发展水平及其背后的动力源泉,并且构建模型分析各个变量对我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学术界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与观点;第二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阐释,并且比较分析各个测度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第三、四章为本文的主要章节,第三章详细介绍了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为后文对服务业TFP的测算及分解提供理论模型基础,测算结果表明:在整体上,我国服务业TFP增长率呈现波动性正向上升趋势,虽然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为正向增长,但技术进步是服务业TF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技术效率的正向增长来自于技术效应而非规模效应;在区域上,采用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区域划分方法全面分析了服务业TFP的地区差异,并且各经济区的服务业TFP及其分解因素存在较大差异;第四章通过以上一章TFP测算结果为被解释变量,引入多个解释变量构建模型,探究各个解释变量对服务业TFP的影响机制,计量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和服务业规模对服务业TFP产生明显的正向作用,城市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也是促进服务业TFP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外商投资结构不合理、东道国缺乏对FDI的吸收能力、外商“独资化”趋势以及“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服务业TFP存在负向作用;第五章以前两章的测算结果和实证分析为依据,就如何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1)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重塑市场经济主体;(2)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推进互联网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4)引导服务业FDI合理流入,利用服务业双向FDI促进服务业TFP;(5)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促进人力资本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