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早期预后的重要相关因素,为颅内破裂动脉瘤救治过程中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预后提供科学的依据及明确临床治疗的研究方向。方法:收集2014年1月到2018年6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外科疾病治疗中心收治的180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aSAH家族史、Hunt-Hess分级、WFNSS、CT Fisher分级、动脉瘤位置、大小、瘤颈宽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再出血、脑梗死等,根据患者治疗后1个月时的mRS评分,分成预后良好组(0~2分)和预后不良组(3-6分),使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WFNSS分型(OR=11.017,95%CI:4.153-29.229)、脑梗死(OR=10.325,95%CI:2.060-51.740)、手术中并发症(OR=6.917,95%CI:1.493-32.052)、急性梗阻性脑积水(OR=6.685,95%CI:2.171-20.587)是患者1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患者年龄、aSAH家族史、入院时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中期手术、手术方式、完全栓塞、再出血等都不是患者1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可知:急性梗阻性脑积水0.768(95%CI:0.689,0.846)、入院时WFNSS分型0.741(95%CI:0.661-0.821)、脑梗死0.658(95%CI:0.571-0.746)、手术中并发症0.609(95%CI:0.520,0.698)。结论:从上述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患者入院时的WFNSS在患者预后的因素中占主要地位,基本决定了患者的预后;临床治疗的关注点应该在如何减少栓塞术后再出血、脑梗死、脑积水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尤其脑梗死是影响预后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栓塞术后脑梗死的防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