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墓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族群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文化特征,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葬俗,墓葬的随葬品可以体现其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目前西安地区已发现的周秦墓葬的数量比较可观,西周时期的周人墓葬已发掘1200多座,春秋至秦朝的秦人墓葬有2500座以上。近年来对于西安地区周墓和秦墓进行研究的文章已经比较丰富,但是对西安地区的周秦墓葬进行对比研究的著述还为鲜见。西安地区是西周和战国中期以后秦国和秦朝的都城所在,较其它地区更具有代表性。通过对西安地区周、秦墓葬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考察周秦文化的特征、异同,以及秦文化对周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深刻理解周秦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安地区周秦墓葬进行搜集,并进行综合、系统地研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分析比较研究,进而探讨其丧葬制度、思想观念、宗法制度和其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文化,以更加深化对周秦文化的认识。本文将墓葬的发掘报告与文献相互印证,来探讨周秦文化的异同和关系及其在中华文明的地位。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西安地区西周时期周人墓葬的特点;(2)西安地区春秋至秦朝时期秦人墓葬的特点;(3)西安地区周秦墓葬的异同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本文把西安地区的周墓和秦墓进行了汇总、分类,主要从墓葬结构、墓主葬式、墓向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西安地区周人的墓葬结构以竖穴土坑墓为主,但也存在个别洞室墓。西安地区秦人墓葬结构以洞室墓为主,但是竖穴墓也不少,并且洞室墓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应高于竖穴墓的墓主人。在出土仿铜陶礼器和铜礼器的几处大型墓地中,使用仿铜陶礼器的竖穴墓有49座,占竖穴墓总数的10.2%;使用仿铜陶礼器的洞室墓有163座,占洞室墓总数的21%。战国中期以前的秦人墓葬并不流行洞室墓,而是流行竖穴土坑墓。洞室墓在战国中期以后的秦国迅速流行,我们推测与生产力的提高、秦人的功利性和秦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分不开。西安地区周墓的葬式以直肢葬为主,秦墓则以屈肢葬为主。在墓葬葬式清楚的825座周人墓葬中,直肢葬墓有807座,屈肢葬仅仅18座。西安地区春秋以后至秦代的秦墓,在葬式清楚的1741座墓葬中,直肢葬墓有323座,而屈肢葬墓有1418座。西安地区秦人墓地中直肢葬墓的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应该高于该地区屈肢葬墓的墓主人。在几处出土仿铜陶礼器的大型墓地,仿铜陶礼器直肢葬有64座,占直肢葬墓总数的40%。仿铜陶礼器屈肢葬墓有59座,占屈肢葬墓总数的7.9%。西安地区周人墓葬的墓向比较复杂:北向最多,有580座墓葬;其次是东向,有353座;再者为西向,有236座;最后是南向,179座。西安地区秦人墓葬的墓向比较一致:西向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有1070座墓葬;其次是北向,有277座;再者为东向,有263座;最后是南向,96座。在几处出土仿铜陶礼器的大型墓地,西向仿铜陶礼器墓葬数量最多,有122座,占仿铜陶礼器墓的58.4%。东向墓墓主人的社会地位总体较高,东向墓中等级较高的仿铜陶礼器墓占所有东向墓的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