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会昌县杨叶地区地处武夷山隆起地带的西侧,属于南岭成矿带中东部。区域构造上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的东段部分、“武夷山北东-北北东构造带”的南段。本论文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对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地质特征以及地球化学测量等研究,着重研究了区内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了区内的成矿潜力,预测了成矿靶区。研究表明,矿区出露地层为震旦统下坊组条带状钾长变粒岩、黑云母钾长变粒岩。矿区褶皱构造不发育,主要发育断裂构造,按走向可分为北西向、北东向及北北西向三组断裂。区内出露的花岗岩为富城超单元西侧一部分,岩性主要为浅肉红色黑云母斑状花岗岩、肉红色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对区内花岗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区花岗岩具有贫钙、富钾、K2O> Na2O、o=1.88~2.31,强过铝质等特点,属于钙碱性花岗岩。岩体分异指数高、固结指数低,反映出岩体分异程度高,结晶演化彻底。岩石的化学成分与Chappell等划分的“S”型花岗岩相当,物质来源可能是上地壳物质的重熔。花岗岩稀土总量为236.17×10-6和166.13×10-6,富集轻稀土,δEu值为0.20和0.88,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与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相当。稀土标准配分模式图表现为向右倾斜“V型”曲线,显示出“S”型花岗岩特点。微量元素中明显富集Rb、Th、Ta、Nd,强烈亏损Ba、Nb、Sr, Rb/Ba、Rb/Sr比值明显高于中国花岗岩平均值,而Nb/Ta比值明显低于中国花岗岩平均值,表明岩体经过了强烈的分异,演化程度高。同时,岩体中具有较高的W、Zn、Pb、Cu等金属元素丰度值,可为本区成矿提供一定的金属元素。以上特征表明区内花岗岩极可能成为本区矿化的母岩,显示了本区成矿的巨大潜力。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多处金属异常区,异常强度较大的主要有金、银、钨、铅等,显示了成矿的可能性。通过地学统计规律,显示本区可能存在多期次的成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