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体介导的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hmily8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20年中,人工合成的阳离子脂质体和聚合物作为基因载体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中,然而,外源基因如何进行转运及影响基因转运的因素等机制问题还没有被明确阐明。根据基因转运的一般过程,可将阻碍基因转运的因素分为细胞外环境屏障和细胞内屏障。要使外源基因能够导入细胞并表达,首先,必须保证外源基因在细胞外不受破坏,不被核酸酶所降解,并有效的到达靶细胞,经细胞内吞进入溶酶体,再通过溶酶体逃逸进入胞浆,然后转运至细胞核内进行表达。本文运用不同配体对载体材料进行修饰,制备形成具有靶向或双功能基因载体,并对载体的靶向性及基因转染能力进行验证。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植物多糖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青睐,并已经开始运用于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中。本文将从薏苡仁种子中提取的薏苡仁多糖(Coixan polysaccharide,CP)与小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1200Da)偶联形成可携带DNA的聚合物载体,并用靶向配体叶酸对聚合物修饰。对合成产物CP-PEI-FA进行各种表征,检验聚合物的DNA缩合能力,粒径和ζ-电位、细胞毒性和转染效率。MTT实验证明CP-PEI-FA相对于PEI25 kDa具有非常低的毒性,与PEI1200毒性接近。基因转染实验结果显示CP-PEI-FA对叶酸受体表达阳性细胞C6和HeLa具有高的转染效率,证明了CP-PEI-FA对叶酸受体的靶向性。值得注意的是,在体内分布实验中CP-PEI-FA能有效的将DNA转运至肿瘤组织并使基因表达。以上结果显示,CP-PEI-FA无论在体内和体外都显示出非常好的基因转染能力。   细胞膜是外源基因进入细胞的第一道障碍,为了克服细胞膜屏障,本文还联合运用靶向配体叶酸和细胞穿膜肽R8对阳离子骨架材料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PEI600-CD,PC)进行修饰后,与DNA形成了双功能复合物FA-PC/R8-PC/DNA-L,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结果都显示FA-PC/R8-PC/DNA-L能在与叶酸受体阳性细胞靶向结合且更容易跨越细胞膜到达胞浆内,从而提高转染效率。   最后,本文将兼具靶向和穿膜作用的短肽CC9,按照不同的摩尔比与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PEI600-CD,PC)偶联,并对合成产物PC-CC9与DNA形成的复合物进行MTT粒径、ζ-电位和、体内和体外转染效率的检测。对两种方法形成的复合物PC/DNA+CC9(CC9偶联)和PC/DNA+CC9(CC9混合)的转染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种复合物靶向性和转染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C/DNA+CC9较PC-CC9/DNA稍好。本文还用流式细胞仪对转染PC-CC9/miRNA-34a.eGFP和PC/miRNA-34a.eGFP+CC9的PANC-1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分析检测,检验miRNA-34a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WestenBlot和qRT-PCR实验结果显示PANC-1细胞转染PC-CC9/miRNA-34a.eGFP和PC/miRNA-34a.eGFP+CC9复合物后,细胞内与BCL-2、E2F3、CyclinE2和c-myc相关的miRNA和相应蛋白表达水平都有所降低。   靶向配体和细胞穿膜肽的联合运用,有助于提高复合物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和进跨越细胞膜障碍的能力,减小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为基因载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含磷芳香化合物在光电、阻燃材料以及药物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制备这一类化合物的方法,通常采用二芳基膦酰氯与芳香化合物的锂试剂或者格式试剂进行反应。此方法
含氮羧酸类配体构筑的配合物由于其在药物传递、分子识别、光学传感器、磁性、催化、气体吸附与分离等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而成为固态化学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选择用水热法以5
学位
自从2004年首次使用剥离法制备石墨烯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研工作者对石墨烯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热情。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石墨烯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结构,另一方面是因为石墨烯的潜在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石墨烯材料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多。然而制备高质量大尺寸的石墨烯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的课题。本文通过使用免超声液相剥离法,制备了大尺寸、高质量的石墨烯,并且通过TEM观察到石墨
学位
聚乳酸(PLA)是一种重要的商业化热塑性塑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且满足现代工业对低碳、低能耗和绿色环保要求,可以代替传统材料应用于食品、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