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的国际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经十年风雨,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成功“出海”的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闪亮名片”,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中国高铁作为交通发展的重器,更是备受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中国主流的外宣媒体,研究其国际报道也能为其他媒体提供启示。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从2010年到2019年以“中国高铁”为主体的报道,通过内容分析、话语分析等方法,从报道数量、体裁、来源、主题、标题以及词频等方面入手,梳理了中国高铁国际报道的特点、策略以及变迁过程,并结合相关传播学理论对报道进行分析,探寻影响国际报道生产的因素,最终揭示《人民日报》(海外版)向国际报道中国高铁的重要性。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于中国高铁的报道经历了最大程度的呈现事实到引导舆论重塑信心,到提供并宣传中国方案再到展现国家形象为主这一系列的过程。除此之外,其具体策略表现为利用中国高铁发展的重要节点设置报道议题、消息通讯并重、将中国高铁的报道置于要闻版、用积极正向的话语修辞来组织内容、强化主题。同时,中国高铁的国际报道策略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智造”崛起、讲好“中国故事”等三方面的要求下,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经济科技类议题占比过重、信源单一、民众视角有限、以及缺少与其他高铁国家的横向对比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试图为其他外宣期刊报道中国高铁时提供可行方向。
其他文献
太阳风‐磁层能量耦合包括太阳风的物质和能量进入地球磁层‐电离层系统并耗散在此系统中以及磁层电离层的物质和能量逃逸两个方面,作为磁暴和亚暴等地球空间环境扰动的源,一直是日地空间物理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太阳风能量注入磁层和电离层的过程中必定首先冲击到磁层顶,因此对于磁层顶能量传输的研究对耦合系统中的能量传输、分布和耗散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而且其作为研究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能量耦合问题的基础无疑是
在非目的语国家学习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学习兴趣是众多因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韩国初中零起点汉语课堂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密切相关,将游戏教学法引入课堂,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论文将韩国初中零起点汉语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实证性调查和访谈探究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我们认为,游戏教学法以学习动机理论、情感过滤假说等为理论基础,做到了
在二语和多语领域中,大量研究致力于探明双语者和多语者的词汇通达究竟是选择性的还是非选择性的。以往的研究广泛使用同源词研究二语者的词汇通达;研究发现,同源词既可以促进二语的词汇识别,也可以促进一语的词汇识别,支持了非选择性通达的观点。然而,目前对三语者的研究较少,结果也不一致,尤其是关注后学语言如何影响先学语言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论文研究了二语—三语同源词是如何影响不平衡三语者识别孤立的二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学习者书面语产出性词汇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前人对词汇丰富性、词汇与写作的关系、词汇的广度与深度知识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已有的研究大多为横向研究或使用大规模问卷研究,得出的教学建议往往不够细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语言习得过程的动态变化。Larsen-Freeman将动态系统理论引入第二语言领域,为第二语言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动态系统理论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能够
现阶段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不断提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我国的住房建设犹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的各个角落,建筑安全对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目前,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在住宅建设中,提高建筑性能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建筑业在最近几年的发展日新月异,各式各样的高楼拔地而起,但人类建筑史中依然没有摆脱长期困扰我们的建筑渗漏问题。建筑物的渗漏现象
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迈过50%大关,即将进入60%的增长放缓阶段,中国的城市发展由增量转向存量,作为城市规划最重要的规划之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也面临着重要的转型。传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愈发暴露出实施难、落地难、随意修改等问题,“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表征越发凸显。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事关民生,论文从公共物品供给的视角来研究分析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不足的原因,并希望可以提出对传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供给的改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km×1km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2016-2018年MODIS云量产品,2016-2018年气象站云量、日照百分率和日照时数的站点数据,结合起伏地形下可照时数的分布式模型,实现了研究区日照时数的网格化模拟,并绘制出2016-2018年1km×1km空间分辨率的日照时数年平均和四季的平均日总量空间分布图。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首先将研究区2
全球化与城市化对空间景观的重构在不断冲击地方本身的文化。空间景观作为一种可识别的文化符号,被不断地运用于城市的建设与更新当中。城市规划设计者通过重塑空间景观来实现其对于城市的想象,公众又在解读空间景观符号意义的过程中重构对于城市的理解。人在与空间景观这样频繁的交互中建构与地方的情感联结,这样的情感联结对于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聚焦于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空间景观,探讨其与人们建构地方感之间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全域旅游的号召下,沙漠旅游这种新颖的旅游方式逐渐被“解锁”,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可与接受,从而成为我国西北部地区特有的一种旅游形式,沙漠旅游从此变得不再陌生与遥远。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西北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沙漠旅游作为旅游界的“后起之秀”各方面都还不是很成熟,这就使得沙漠的利用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而对于一些身处沙漠边缘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谈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时,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新时代下,在基层党建尤其是村级党建中,组织力的提升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主要抓手。研究农村党支部组织力提升,不仅对于当前农村政治建设、队伍建设和经济建设有着助推加力的现实意义,更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