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格迥异的山东民间舞蹈是汉族舞蹈文化众多繁茂枝叶中最显著的一枝,秧歌舞、高跷舞、龙舞、狮子舞等复杂多样的民间舞蹈都在山东民间舞蹈中尽显魅力,而花鼓舞以“鼓”为魂的独特表演又从中脱颖而出,鲁南花鼓便是山东鲁南地区民间舞蹈的有力代表。而将小众化的地方特色舞蹈文化发扬光大,传承保护家乡本土资源,为山东民间舞蹈贡献微薄之力是对鲁南花鼓深入挖掘整理的目的所在。产生于台儿庄运河两岸的鲁南花鼓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条件,加之与生俱来的运河文化作背景支撑,才得以生存。对其历史探源多以文献资料法为依据,研究其起源与演变,感受鲁南花鼓所历经的繁荣与落魄;通过走访调查,不难发现,与其他繁琐的民间舞蹈相比,鲁南花鼓人物角色较少、道具大众、造型服饰简单朴素,表演人数及表演程式具有固定化模式,典型化动作的唯一性是鲁南花鼓的标签,现场民乐的伴奏与舞蹈表演互生趣味,这样的艺术形式造就了鲁南花鼓灵活多变、地方性特色浓厚、规范性与娱乐性共存、动作风格与人物形象完美结合的独特风格;而这些艺术风格的形成,则建立在强大的齐鲁文化大背景之下,也不乏美学、哲学、民俗学等学科领域的文化渗透。浓厚文化的积淀必然会产生一定社会价值,鲁南花鼓的娱乐价值、学术价值以及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商业价值,使鲁南花鼓的现实意义更加不可忽视。鲁南花鼓在发展的同时,依旧面临众多因素的阻碍。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传承人的离世、花鼓后备力不足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等现状,是花鼓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因素。作为当地新一代的年轻人,有责任更有义务去保护与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理论做起,用实际行动去带动当地的有志青年,并且利用当地的学校资源,发挥教育优势,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而对于专门从事舞蹈工作的年轻朋友,更应该从创新的角度将鲁南花鼓传承下去,重点在于对其进行实践探究。从创新与创作作品的实践中,寻找对鲁南花鼓更有价值的创新路径,从舞台化形式、舞蹈语言、舞蹈内涵等不同层次进行实践性摸索,是探求鲁南花鼓创新路径最有理有据的经验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