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快速城市化、大规模安置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许多村庄被"连根拔起",由从"散居"到"集居"、从"农民"到"市民",不仅意味着安置农民居住空间和身份地位的双重转化,还意味着传统交往空间的灭失和空间节点的断裂、传统关系网络的彻底解体以及新社区的社会隔离。公共空间作为社会公共生活重要的物质载体,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工具,高效又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具有提高公民幸福感、增加社会资本,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整合等功能。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不仅是安置社区的公共场所使用率和吸引力的价值判断,而且反映出公共空间重构社会网络的效率、整合社区认同的能力,对当前及未来安置社区规划建设及社区治理转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社会-空间"的"互动-整合"逻辑,通过借鉴现有国内外公共空间相关评价研究,以安置社区公共空间特殊性为切入点,探讨了符合安置社区特质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构建了合理的社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模型,并以苏州为例,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安置社区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不同安置社区公共空间活力基本特征基础上,提出城市安置社区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首先,基于城市安置社区及其公共空间特殊性分析,选取科学合理的活力评价方法,以活力内涵界定、现有评价借鉴、社区整合导向等为选取依据,进行城市安置社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指标的筛选,通过频率统计和专家打分法进一步整理排序和确定权重,进而建构安置社区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模型。其次,以苏州为研究区域,基于对城市发展历程及其安置社区建设概况的梳理,选取就近、异地、回迁三种安置模式的六个典型安置社区为调研样本,利用实地随机发放问卷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研究数据,借助模糊评价法得到评价因子的活力度和关注度,发现安置社区公共空间有以下活力特征:总体活力水平一般,且因子多分布"低关注—高活力"区间;但具体城市发展阶段、安置模式、民间组织及文化活动等因素又会引发活力水平的差异性。最后,根据活力评价结果,提出城市安置社区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策略:基于活力特征分析,建议采用"小聚集+大杂居"渐进式的安置模式;基于活力因子分析,提出差别化的公共空间优化策略;同时为全面激发社区活力再造,认为安置社区应从空间利益协调、民间组织、社会文化等方面加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