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在机车故障检测系统中应用的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ei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从总线技术基础、硬件系统的组建和总线技术的改进三个方面出发,以机车故障检测系统为硬件基础,对CAN总线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文首先研究了CAN2.0协议以及基本的CAN总线工作原理.其后,该文从总线通信的角度出发,以机车故障检测系统为硬件基础,研究CAN总线节点的电路设计、总线网络结构、各节点间通信方法等通信细节问题,并重点介绍了在接口电路设计、工程布线以及最终系统连调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该文以机车故障检测项目中的通信系统为基础,对CAN总线进行进一步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的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两点改进方案:其一是对CAN节点硬件的改进,建议将CAN控制器固化在大规模逻辑阵列中,更新现有DSP节点的CPLD,并用FPGA芯片全面代替单片机节点的51单片机和独立CAN控制器.为此,该文在CAN控制器的硬件描述上作了大量工作,并成功地实现了CAN控制器部分功能的软件仿真.其二,该文在追踪CAN总线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的基础上,根据机车故障检测系统的实际情况,介绍了CANopen和TTCAN两个具有很好前景并在该系统中较适用的CAN总线扩展协议,分析了这两种新协议在系统中应用能够带来的优势.该文以机车故障检测系统为基础,重点研究了CAN总线核心技术,实现了基于CAN2.0B总线协议的CAN控制器的软件仿真,提出了CAN协议扩展的技术改进方案.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目前的变电所控制系统中,主要应用的是具有并行操作优点的以各种功能继电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和具有组态灵活性的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而可编程ASIC的出现为结合两者的优点提供了可能,然而,可编程ASIC应用于变电所控制系统目前存在缺少适用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工具。本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如何开发出一个基于ASIC的变电所控制系统图形组态软件进行了研究。 本文分析了现有的变电所控制系统的
本文运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前沿技术——虚拟仪器技术,针对基于PC机下飞机供电系统的参数测试进行软、硬件设计。 完成多类参数信号采集电路硬件理论设计,完成了调理放大电路的
随着矢量控制技术的逐渐成熟,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正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针对PI等传统控制方法,难以保证系统由于内部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在
蜕皮激素20E调控昆虫的蜕皮与变态,E74是昆虫蜕皮激素信号传导过程中关键转录因子之一.以飞蝗(Locusta migratoria)为研究对象,对LmE74A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功能进行了研究.搜
以汾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网格分析法和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理论,基于ArcGIS和GeoDa方法分析了2000、2008和2015年土壤保持、产水量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Primary Productivity,NPP)三种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与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异规律,定量分析了景观破碎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土壤保持与产水量均整体
高压自耦变压器以其成本低、励磁功率低和运行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到了高压电力网络当中,成为重要的传递电能的电压转换设备。例如,截至2003年底,在华东500千伏电网中服役的变压器中,自耦变压器的数目已经占到80%以上。但是目前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针对高压电网而建立的适用于数微妙至数秒之间电磁暂态变化过程仿真的自耦变压器模型,几乎没有。本文在原有DCMX仿真程序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力系统电磁暂态数
智能用电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灵活、互动的供用电模式。需求响应技术强化了用户和电网的交互能力,其中负荷转移和负荷削减是需求响应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分布式电源可直接为电网末端用户供电,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有利于解决电能输出的波动性引起的功率失衡和电能质量问题。在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的支撑下,研究用户侧智能负荷控制技术,有效整合用户侧需求响应能力对满足电网调峰需求、促进分布式电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用户
三维场景的可视性分析有多源数据分析的需求,但传统可视性分析算法主要针对地形数据提出,没有考虑建筑、植被等模型数据,无法满足分析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将射线与三角形面求交算法用于三维场景的可视性分析的实现过程中,并且通过将轴对齐包围盒与投影技术相结合,剔除不必要的三角形面,提高求交效率。同时,基于分块求交的思想,细分测区、以点带面,将视域分析转化成两点之间的通视问题,实现了多视点视域分析,并对分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