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基督教典籍《圣经》的汉译与中国儒家经典的西译之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通,影响巨大且深远;前者所引发的“西学中渐”与后者所开启的“中学西传”共同构建了中西文化双向对话之最初平台。此间,早期自西徂东的传教士们无疑是跨文化双向阐释的最初实践者,而身兼英译《论语》与汉译《圣经》之双向译者的英国浸信会士马士曼则是不该被遗忘的其中之一。由于马士曼及其译经团队在1822年所出版的全本汉译《圣经》为世界首部,故为国内外学界此前对其研究之侧重,然多以汉译《圣经》史研究视域下的版本描述与比对为主,对其内容与翻译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者甚少。又因马士曼从未踏足中国,终其一生于印度传教,故对其个人生平经历及其他著述的深化研究更少,以至其1809年的译作《孔子的著作》虽为世界首(半)部英译《论语》直译本,却在学界无人问津,仅偶尔出现于《论语》英译史之陈述中,一带而过。故此,笔者希冀通过本文研究补充此前学界对马士曼及其译作之研究的不足与缺失,还原早期中西文化双向交流与对话之历史样貌与其时代投影,并予今日之中西跨文化交流有所裨益或借鉴之功效。本文旨在跨文化研究视域下,首次将马士曼及其塞兰坡中文事业作为海外汉学史上一重要案例予以专题研究:以一手档案资料为依托,结合其历史背景考察其作品之翻译策略、独有创新,历史影响及出版情况;同时,深入其英译《论语》与汉译《圣经》之文本,对儒家经典概念与基督教神学概念的马氏翻译进行比对式分析,并关注文本所呈现出的早期中西文化与思想之对话与共融。论文主要通过历史学与语文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历史文献进行析述:1)历史语境之梳理(第一、二章):以跨文化交流之“文化平等”意识为基准,批判性地运用萨义德“东方主义”的理论模式;通过对相关信件手稿,教会报告以及中外史料的整理与分析,尽可能还原出马士曼其人生平与在印传教情况,勾勒出十九世纪初塞兰坡中文事业之样貌,并考察其间的权力与话语之关系,为马士曼之译作著述廓清历史语境。2)文本概念之分析(第三、四章):首先对马士曼之英译《论语》与汉译《圣经》进行版本考据与翻译底本、注本之考证,然后概述其翻译策略与特点,梳理其历史影响或与其他译本之关联。此后,运用“概念-语境下-阐释”之方法论,分别考察两个译本中对重要概念的翻译及其背后的文化缘由。在《孔子的著作》中,主要考察十五个儒家概念的马氏英译,并对“天”、“性”,“仁”三个概念着重分析,比对它们在儒家语境(马士曼可知范围内)中的意涵与马氏英译语词之意义,其间有何保留、遗失与创生;在汉译《圣经》中,主要考察十四个基督教神学概念的汉译,其中重点讨论"God","Sin"和"Love"三个概念的基督教文化涵义与其相应汉译语词在汉语语境中的原意,并以此描摹以汉译神学概念为根基之汉语神学语境的建构。根据以上分析研究,本文不仅对马士曼个人及其著述贡献给予全面关照,还首次将其英译《论语》与汉译《圣经》作以勾连并深入探讨:以其共同译者为双向阐释之中介,其功能意义作历史语境之架联,关注此间“观念的流动”;不以“正误”论译作优劣,而以“同情之理解”的历史人文视角探查翻译背后的文化因由与思想意义,寻求其译本中的开放性元素与创生性,并以是否成全中西文化间“对话”为评估基准,肯定译作的价值与贡献。通过对概念在经典文本翻译中的“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之考察,追溯其于中英语境下的“共时性”流动与“历时性”流动,以及其间文化之交织与共融。据此思考早期涉华传教士“译儒典以学中文”过程中以语言为载体之儒耶思想交流,并呈现基于“英译儒典”与“汉译神学”的早期中西文化间对话之样貌,为今日中西跨文化交流实践与研究提供一线索或借鉴。此即为本文之结论与成果,亦为笔者作文之初衷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