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厄普代克《恐怖分子》中的创伤书写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其作品体裁多样化。他的第二十二部小说《恐怖分子》出表于2006年。这部小说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这部作品从恐怖分子的视角出发,描述了一名18岁美国少年艾哈迈德·马洛伊的成长历程。艾哈迈德坚持自己的信仰,正直善良,但因缺少父爱和母亲的不负责任而误入歧途成为爆破林肯隧道的恐怖分子。近年来,很多国内外评论家和学者从9·11主题、女性主义视角,悬念结尾的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研究这部小说,但从创伤理论角度研究《恐怖分子》的作品却很少。本文从创伤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由家庭、学校、婚姻和身份认同危机造成的主人公和其他人物的心理创伤,旨在说明心理创伤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是由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和信仰的缺失造成的,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包括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约翰·厄普代克的生平,《恐怖分子》的故事内容及研究现状,简述创伤理论的发展,包括前期和当代的基本概念。第一章分析了个体在家庭和学校所遭受的创伤事件,主要以主人公的经历为例,分别体现在父爱的缺失,母亲的不负责任及在学校的创伤生活。这些创伤经历使主人公走向了恐怖分子的道路。第二章描述了婚姻生活和恋爱经历给个体带来的创伤,以特丽莎和杰克为主要线索,讲述了特丽莎痛苦的婚姻和杰克对生活的绝望的创伤经历,尽管他们没有成为恐怖分子,但他们的心理受到了不同程度地创伤,创伤是普遍性的。第三章探讨了多种族生存环境和信仰缺失给个体造成的身份认同危机。最后总结全文,指出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英文写作错误一直是错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词汇错误是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犯的错误。分析学生的词汇错误,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有益的。一方面,它能够使教师了解学习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