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人文谈话节目是在20世纪末从电视谈话节目中衍生出来的一种以精英文化为代表的人文类谈话节目。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引发的变革改变了人们价值取向,同时也引发了传播理念的变化,传统单一的传播语态和现代多元的社会思潮形成强烈反差,宣教式的传播内容和大众要求参与讲述的渴望催生了电视谈话节目的诞生。作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的体现,电视谈话节目以多元化、开放式的传播语态和平民化的传播视角让电视媒体回归了真实生活,实现了人际传播的独特魅力和大众传播的广阔平台的有效结合,电视谈话节目迅速走向兴盛。20世纪末期,电视谈话节目在兴盛时期出现了庸俗、低俗的倾向,电视人开始自我反思,文化精英也同时要求掌握话语权,以《对话》、《开坛》、《论道》为代表的一批电视人文谈话节目的出现,正是对平民类谈话节目受众群不明确的有益补充,知识分子的参与提高了谈话节目的文化底蕴,超越了大众平民式的谈话节目层面,抢占了作为社会知识群体的心理需求市场。从更广阔的角度、更全面的构思来看待传播的人和事,更深层次地分析它们背后的故事,以至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引出对整个社会的思考。这也是对大众平民式谈话节目在思想深度和精神高度的有益补充,从此,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便有了“平民性与精英性”的两极。电视人文谈话节目从创办之初就秉承着电视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精英文化理念,其理性、高端、创新、深度的栏目定位让人文谈话节目在娱乐化、媚俗化甚至是低俗化的谈话节目中独树一帜,人文谈话节目始终不是火爆热点,却一直都吸引着观众和学者的关注,颇有些“俏也不争春”的淡泊高雅。然而,在消费时代的社会背景下,电视人文谈话节目的自身发展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生态环境营造、人文品格的追求与大众娱乐化现状的矛盾以及在消费时代如何重塑人文精神等诸多问题越来越多的困扰着电视人文谈话节目的生存。本文尝试分析电视人文谈话节目的生存困境根源,从外部的媒介生态环境和内部的控制因素入手,结合电视人文谈话节目的现状,对电视人文谈话节目生存空间的扩展提出建议。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进入到Web2.0时代,传统媒体的定位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2010年初国家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进程,电视媒体如何应对电信、互联网的虎视眈眈,电视人文谈话节目又该如何突破自身的生存瓶颈。作者认为,传统媒介需要积极扩展自身价值,同时要全方位和新媒体合作,电视节目的品牌营销更是关系到栏目生存的重大议题,走地域化线路、找准窄播受众是电视人文谈话节目的内容扩展方向,但是因为媒体的双重考核标准和其所承担的文化责任,电视人文谈话节目在前进的道路上依然无法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