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胎龄≤34周的早产儿围产期因素,分析早产儿脑损伤与围产期因素的相关性,为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14年6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出生胎龄≤34周并入住新生儿科的活产早产儿,完成包括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在内的30项围产期临床资料、胎盘组织学资料收集,根据头颅B超及MRI检查结果,分为脑室出血组、脑白质软化组、复合型损伤组和无脑损伤组,分析不同类型早产儿脑损伤与围产因素的相关性;将宫内感染依据不同的诊断类型分为组织型绒毛膜羊膜炎与临床型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高血压依据不同的诊断类型分为组织学符合妊高症、重度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进一步分析两种因素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围产因素,纳入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采用x2 /t检验,相关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4周早产儿392例。1.脑损伤发生率:早产儿脑损伤的总发生率为42% (165/392),包括脑室出血26.0% (102/392)、脑白质软化发生率8. 2% (32/392)及复合型损伤发生率7. 9% (31/392),其中轻度脑室出血(Ⅰ期和Ⅱ期出血)发生率为22. 8% (89/392),重度脑室出血(Ⅲ期和Ⅳ期出血)发生率为3. 3% (13/392);分析不同胎龄(<32周/32-34周)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结果显示胎龄越小,发生复合型脑损伤的风险越高(x2=12. 668,p=0. 000);分析不同体重(<1500g/1500-2000g/>2000g)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体重越轻,发生复合型脑损伤的风险越高(X2分别为17. 258, P值0.00)。2.围产期因素与不同类型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分析:①脑室出血方面: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得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OR=2.287,95%CI:1.099-4.758, P<0. 05),BPD (OR=2. 670,95%CI: 1.418-5.029,P<0. 01),晚发型败血症(OR=2. 318, 95%CI: 1. 234-4. 357, P<0. 01),机械通气(OR=1.936,95%CI: 1.067-3. 517, P<0. 05)是发生脑室出血的危险因素。②脑白质损伤方面: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得出,临床型绒毛膜羊膜炎(OR=9. 864, 95%CI:2.364-41. 155,P<0. 05),窒息(OR=3. 319,95%CI: 1.394-7.906, P<0. 05),脐血血气 pH<7. 0 (OR=4. 953, 95%CI: 1. 527-13. 024, P<0. 05)是发生脑白质损伤的危险因素;③复合型损伤方面: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得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OR=4. 213,95%CI: 1.473-12.052,P<0. 05),机械通气(OR=5. 029,95%CI:1.914-13.193, P<0. 05)是复合型损伤的危险因素;④分析不同诊断类型的宫内感染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诊断类型的绒毛膜羊膜炎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存在差异,特别在脑白质软化及复合型损伤方面差异更为显著(X2分别为6. 440/5. 538, P值<0. 05);⑤分析不同诊断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对早产儿出血性及复合型脑损伤存在不同影响(X2分别为17. 017/6. 009, P值为0/0. 047),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在出血性损伤中,组织学符合妊高症、重度妊娠期高血压与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均存在差异(X2分别为13. 729/15. 206, P值0),而组织学符合妊高症与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为0.156, P值0.963);在复合型损伤中,研究结果显示轻度与重度妊高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为4.59, P值0.032),组织学符合妊高症与轻度、重度妊高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121/0.142,P值>0.05)。对于脑白质软化方面无差异。[结论]1.我院≤34周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达42.0%,且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合并性脑损伤发生率越高;2.重度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型绒毛膜羊膜炎、窒息、脐血血气pH<7.0、晚发型败血症、机械通气、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发生早产儿脑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不同类型的早产儿脑损伤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不同程度的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压对脑损伤亦产生不同影响;3.加强产前保健,合理控制血压,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提高窒息复苏率,新生儿期合理使用呼吸支持,可减少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