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的体育运动水平一方面要取决于这个国家体育运动的普及程度,另外一方面,也跟这个国家运动员队伍素质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专业运动员队伍的素质建设不仅包括了运动员专项体育素质等多方面的技能训练,也包括了运动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一个运动员的健康成长和整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持续性发展必须建立在运动员极高的综合素质下。近几年,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竞技体育已经成为展现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然而,专业运动员虽然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整个运动员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根据专业运动员的思想现状,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运动员的思想觉悟,使专业运动员队伍的思想变得更高,成为今后我国竞技体育运动队要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以此为背景,以吉林省专业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专业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提高运动员的思想觉悟提供价值性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吉林省运动队缺乏专门的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一方面,缺乏运动队专业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很多运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于陈旧,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形式存在;另外,运动队的教练员并没有以身作则,无法起到运动员的表率作用,第二,吉林省绝大多数的运动队过于重视专业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运动员思想政治的教育。这就导致了运动员过于看重竞技体育成绩,很多运动员将“冠军”作为其人生的唯一目标,功利心较强;第三,吉林省专业运动员心理疏导不够到位。研究发现,吉林省的专业运动队并没有将运动员的心理疏导作为其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运动员比赛失利或活出现伤病的时候,更多的是遭到批评,这就使得运动员自身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过重,在比赛的时候更多是想赢怕输,无法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第四,吉林省运动员教练员管理方法单一,很多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更多的是以命令、甚至是粗暴的方式进行,很多运动员迫于压力而听从教练员的安排,但内心却并不认同,这种情况就导致了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矛盾的不断激化,队伍的持续性发展也受到了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人从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高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建社会与家庭共同管理下的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