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属称谓是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不可能缺失的一个特定指称范畴。该范畴的状貌往往反映了不同民族对此的重视程度以及文化取向。在汉民族文化中,亲属称谓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体现在血缘宗亲、家国一体、裙带关系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维系着中国社会的伦理关系。从文化的内在建构来讲,正是社会伦理方面的因素将亲属称谓丰富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使之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频繁地被提及;从文化的外在表现符号来讲,汉语中的亲属称谓非常丰富复杂,它作为名词中的一个独特的类别,其词汇的结构组合即可以形成专门的研究课题。作为中国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其对于亲属称谓的运用非常典型。《红楼梦》中所展现的四大家族及其由此所生发出来的盘根错节的亲族关系,为我们比较全面地认识中国传统的亲属称谓提供了绝好的蓝本,同时也为我们深入了解这种背景下的文化描绘出了活生生的现实图景。本文选取杨宪益夫妇英译本《红楼梦》为主要考察对象,主要基于这样的设想:一、汉语亲属称谓系统复杂多样,不是我们一篇论文所能够详细阐述的。着眼于该类词语应用中的真实面貌,有典型的范例作依托,最易于将对特定现象的认识落在实处,而不至于散漫无际,泛泛而言。二、和我们的专业特征紧密相吻合。亲属称谓是基本词汇里边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尤其表现得典型。对外汉语教学中它是绕不过的一项重要内容。参照精典作品,特别是双语翻译作品,可以加深理解该类词语运用其中所寄寓的文化内涵。即便如此,研究中我们也不打算对该部作品中的所有亲属称谓进行全面的描写。在介绍其价值意义的基础上,重点选取‘奶奶’、‘姐姐’两词的翻译情况进行分析。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不同民族语言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存在,即便是权威性的翻译,要完全达到‘信’、‘达’、‘雅’也是不容易的。最后我们将这方面的辨析拓展至对外汉语教学中,对相关问题进一步进行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