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氏海参皂苷和碱菀酯A的抗胶质瘤作用及初步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质瘤是最常见和死亡率极高的脑肿瘤。由于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并多位于重要的脑功能区使得手术切除极为困难,所以药物对胶质瘤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尤其重要。然而,替莫唑胺是目前唯一一个被推荐用于胶质瘤治疗的一线药物,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治疗胶质瘤的新药物。天然产物特别是海洋天然产物是新型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来源于米氏海参(Holothuria moebii)的米氏海参皂苷和来源于海滩的高盐植物碱菀(Tripolium vulgaare)的碱菀酯A是新近发现的两类不同结构类型的抗胶质瘤活性物质。本论文研究米氏海参皂苷和碱菀酯A的抗胶质瘤作用和初步作用机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用磺酰罗丹明B(SRB)方法测定米氏海参总皂苷SPT和其中的四个单体皂苷SP1-SP4以及碱菀酯A对不同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2)分别通过AnnexinV-FITC/PI双染和PI染色实验,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米氏海参总皂苷SPT和它的主要成分SP3以及碱菀酯A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和对胶质瘤细胞周期的影响;(3)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米氏海参皂苷SPT、SP3和碱菀酯A对胶质瘤细胞的凋亡蛋白、周期蛋白、不同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以及与肿瘤代谢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的影响;(4)使用人胶质瘤U87MG细胞异种移植瘤的裸鼠模型来评估米氏海参总皂苷SPT和碱菀酯A在动物体内的抗胶质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米氏海参皂苷和碱菀酯A对不同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米氏海参皂苷和碱菀酯A均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主要与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Mcl-1和survivin的表达有关;(3)米氏海参皂苷和碱菀酯A均可明显降低胶质瘤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A、cyclin D1、CDK4、CDK6和p-Rb的表达水平,分别使胶质瘤的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和G2/M期;(4)米氏海参皂苷和碱菀酯A明显下调胶质瘤细胞不同代谢途径关键酶和多个转录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具有独特的抗肿瘤作用机制;(5)米氏海参总皂苷和碱菀酯A显著抑制胶质瘤U87MG细胞荷瘤裸鼠的胶质瘤生长。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米氏海参皂苷和碱菀酯A抗胶质瘤作用和作用机制的更深入研究以及它们的潜在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分析方法与物理解题郑青岳(浙江省玉环县教委教研室,317600)一、分析方法的意义所谓分析,就是把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和方面,然后分别加以研究,从而揭示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的思维方法
固液相变拥有能量密度大,相变过程温度变化范围小,所需装置简单等优点,这些年来,在生活、生产、军事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基于固液相变原理的蓄能及热控技术是固液相变过程的两个重要应用方向。目前,国内外对于固液相变机理及强化方法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相变过程中液相区自然对流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规律还未被充分揭示;传统肋片强化固液相变过程中肋参数的定量影响规律也亟待深入认识;另外,相变材料
系杆拱桥由于造型美观、受力特性良好而得到了普遍应用。然而,随着系杆拱桥结构形式的愈加多样性和复杂化,传统的二维设计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桥梁设计的需求。BIM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系杆拱桥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在对系杆拱桥的特点和发展进行一定分析的基础上,探讨BIM技术在桥梁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模式。并以某下承式系杆拱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桥梁参数化信息模型,实现BIM技术在系杆拱桥设计
目的:评估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伴骨转移患者化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CRPC伴骨转移患者,经多西他赛化疗后,检测血清ALP及骨痛评分(V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136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
为了实现大型LNG储罐内潜液泵国产化,开展了总体结构设计、关键部件设计、强度分析与材料选择、水力模型优化设计、转子动力学分析以及轴向力平衡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成功开
NAC(NAM、ATAF、CUC)是植物中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存在于多种植物中。NAC蛋白N端约由1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并高度保守;C端的保守性不强,但是对NAC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活性具有
非晶合金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极限,耐腐蚀性等优异性能,因此对于非晶合金的研究是目前材料科学中的热点话题。非晶合金原子排列的结构特点表现为长程无序。另外,非晶合金在热力
针对贪腐犯罪《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一款有关终身监禁的新规定,这也是我国刑事立法中首次使用终身监禁这一法律名词。终身监禁的增设无疑是我国刑法史上的一大突破,其不仅极大地威慑了贪腐犯罪分子,而且进一步加快我国死刑废除的进程。因此,将终身监禁定性为死刑的替代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依据。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发现针对终身监禁,域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这一制度的应用与我国相比经验较为丰富。其终身监禁制度往往是死刑限制
<正> 我于1986年发表《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位置新探——兼谈诗人李白的出生地》一文,曾论述“作为四镇之一的碎叶,既不是巴湖碎叶,也不是拨换碎叶,亦不在焉耆周围,而在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