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将近三十年里,中国经济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而取得高速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9%,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国内外经济学家称之为“经济增长的奇迹”。与此同时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逐年增大。在1978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仅为4.85%,到了2004年,外贸依存度迅速增长为69.8%。在短短的26年中,外贸依存度增加了13.4倍。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人们有不同意见。有些学者认为:中国以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依靠高投入,高储蓄,高投资,而不是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而断言,东亚经济增长的奇迹不会持久。但也有些人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仍然保持高速增长,除了中国金融政策的因素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通过20年的改革开放,确实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使得经济增长健康、稳健。中国的经济发展到底是通过要素投入的增加,还是对外贸易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仍是一个答案不明确的问题。因此,如何对贸易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也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对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及测算方法做了详细综述归纳,在此基础上,对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第二部分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外贸政策的变化,中国外贸发展状况,包括外贸发展的速度、外贸的产品结构变化等。第三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对外贸易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选择出模型的自变量,然后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得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各年数据,其次总结了那么多年来关于如何衡量贸易开放度的方法研究,并阐述了本文选用衡量方法的原因和具体操作。第四部分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全要素生产率与所分析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之一是进口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出口的作用不明显。实证的最后一部分则是研究出口的部门商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第五部分根据所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应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