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儿女笔墨”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画卷,起于言情终于言情,但其蕴含却不止于言情。《红楼梦》庞杂的故事在作者精妙的结构布局下,事无巨细皆能娓娓道来。其所展现的创作技巧、美学追求、文化意蕴以及哲学沉思,无不带给后世以心灵的震撼。它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的宝库,吸引着一批批研究者投身其中,探索它的奥秘。新时期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西方文化开始大量涌入国内,思想学术界逐步呈现多元化态势。多元化的语境带给文学批评的直接结果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年代“新方法运动”的兴起。红学界也在这一运动中得到拓展,一大批研究者运用文艺美学、文化学、比较文学、叙事学、神话原型批评、心理学、性别批评、互文性理论、后现代主义等新方法、新理论研究《红楼梦》,使《红楼梦》文学性研究找到了新的意义生长空间。本文通过对新时期以来《红楼梦》新方法研究的系统梳理,结合“新方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探讨新方法得以在红学界兴盛的偶然与必然因素,分析红学新方法中几种主要理论的发展流变及其特点,并总结归纳红学新方法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之处,指出新方法研究对红学研究和中国文学研究的典范意义。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新时期”做了时间的界定,并限定了本文所使用的“新方法”的内涵及外延,大致梳理了新时期《红楼梦》新方法研究的总体状况。正文分上、中、下三篇,探讨了红学新方法发生的背景、新方法的分类与流变及新方法的成就与启示。上篇“困境中的出路:偶然与必然”是对红学新方法背景的探讨,主要从社会历史视角入手,重点分析红学新方法生发的学术思潮动因,解析其偶然与必然因素;从宏观的角度将红学新方法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归纳各阶段研究特征。中篇“红学新方法论”选取红学新方法研究中较为重要的几个新方法:文艺美学、文化学、比较文学、叙事学和神话——原型批评、后现代主义、互文性理论等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细梳理与分类,总结各类新方法研究的成就,并指出其不足之处。下篇“变革中的选择:整合与重建”理性地反思作为一个整体的红学新方法研究的成绩与不足,思考其对今后红学研究的启示意义,并进一步追问新方法应用于《红楼梦》研究带给中国文学批评的典范意义。“结语”部分点出本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