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BC)位列男性最常见实体瘤的第四位,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在女性位列第七位。在中国,膀胱癌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居首位,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而且近年来有增加之势。因此,探索发现膀胱癌相关的潜在标志物有助于了解其发病病因,并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代谢组学应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血清、尿液及其他生物样本(如细胞、组织)中内源性代谢物的整体组成,通过分析代谢物在不同个体间动态的、复杂的变化来辨识这些个体间生理病理状态。代谢组学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用来研究和发现疾病标志物,并在疾病代谢组学和诊断学领域体现出一定的优势。
核磁共振(NMR)是较早应用于代谢组学的分析手段,虽然可对样品进行无创检测,具有良好的客观性和重现性。但是与质谱法相比,其灵敏度相对较低,动态范围窄。因此,当样品中代谢物浓度相差较大时很难同时测定。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由于其相对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宽的动态范围,十分适合复杂生物样本中代谢物的检测和鉴定。
本文应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对与膀胱癌发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筛选。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LC-ESI/MS)联用技术,分别在正离子和负离子两种模式下,对20名膀胱癌患者与24名正常人的血清和尿液进行研究。为了得到全面的代谢指纹图谱,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LC)和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联合使用,以对血清和尿液中非极性化合物和极性化合物进行全面分析。此外,血清和尿液同时分析会进一步扩大代谢物涵盖的种类。这对血清和尿液代谢组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离子模式下,血清和尿液中分别发现13个潜在标志物。其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s)、次黄嘌呤等代谢物在其他疾病中也见报道,这些代谢物异常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膀胱癌患者体内的代谢异常。(2E,6E,8E).二十二碳三烯-1-醇、7-((1S,2S)-2-(庚胺)环己基)庚酸和(11E,14E,17E)-三烯-二十碳-1-醇三种代谢物首次在血清中发现,有潜力成为具有临床意义的膀胱癌诊断标志物。因此,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多变量分析方法在膀胱癌诊断方面具有潜力。
此外,本文对负离子模式下膀胱癌血清及尿液代谢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与正离子模式相比,负离子模式下能检测到的代谢物的数目较少。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负离子模式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的解释和预测能力均低于正离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