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中国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解决“三农”问题,需要通过农村金融,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农村金融的支持下,来推动农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以及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实现城乡差距的缩小,促进农村繁荣,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提高。同时,农村企业与农村居民的生产经营资金也需要依靠农村金融的支持。因此,农村金融是否能良性发展,承担起上述的职责,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农村金融的发展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到国家核心利益,如何有效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农业天生的弱质性导致其具有风险高但收益低的特点,对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的依赖使得其收益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而农业投资周期长的特点也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的风险。因此服务于农村地区的农村金融在农业这些特性的影响下,风险和收益不匹配,风险高但是收益低。同时,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信息不对称现象相较于其他金融形式也更为严重,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得不够完善,配套的风险补偿机制也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因此单纯依靠市场,农村金融无法自我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一直采取的是至上而下的变迁模式,路径依赖使得农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出与补贴上,其中,财政农业支出是财政支出中最直接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合理的财政农业支出能够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作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本文运用VAR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得出,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但整体而言,财政农业支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效应较弱。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文章梳理总结了国外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并结合两者针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