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土地资源的精华。耕地生态安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和社会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资源总量减少、质量下降,同时大量化肥、农药的投入使得土壤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耕地生态安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本文以湖北省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以DPSIR模型为基础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湖北省及17个地级市的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级和时空分析,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全省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呈现积极的变化形式,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是2002—-2006年的风险—敏感阶段,期间耕地生态安全程度较低,其中2003年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达到最低值;二是2007—2011年的临界安全—比较安全阶段,其中2007年和2009年的驱动力指数出现较大波动,因而全省的耕地生态安全为临界安全。(2)各地级市的耕地生态安全变化趋势与全省变化趋势整体符合。2003—2005年大多数地区耕地生态安全状态,由敏感过渡为临界安全;2007年与2009年大多数地区耕地生态安全状态依旧主要集中在临界安全,但是己由2005年的临界安全偏敏感状态演变为临界安全偏一般安全状态;2011年大多数地区耕地生态安全状态发展为较为安全状态。(3)采用时序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2002—2011年耕地生态安全指数进行分析,得出2002—-2011年,全省耕地生态安全驱动力指数、状态指数、影响指数和响应指数均呈波动上升状态,只有压力指数呈持续下降状态,主要是化肥、农药、农膜的投入对耕地生态安全造成影响。(4)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湖北省耕地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状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武汉-鄂州-黄石”区域和“恩施-宜昌-荆门-天门”区域整体呈负相关,约占全省版图面积的40%;“荆州-潜江-仙桃-咸宁”区域和“神农架-十堰-襄阳-随州-孝感-黄冈”区域整体呈正相关,约占全省版图面积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