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丁二酸的代谢流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ai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二酸是生命体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物,也是微生物厌氧代谢的发酵产物之一,很多微生物以生产丁二酸盐作为它们能量代谢终产物之一。本文采用代谢流分析法(Metabolic Flux Analysis)计算分析以葡萄糖为碳源,琥珀酸放线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CGMCC 1593厌氧发酵产丁二酸过程的代谢通量分布。着重考察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cultue),和不同pH调控剂对A.succinogenes CGMCC 1593生长和代谢产物分布的影响,为优化A. succinogenes CGMCC 1593厌氧发酵丁二酸工艺提供参考。首先,构建了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以50g/L葡萄糖为底物进行厌氧发酵条件下的代谢网络,其中包括20个代谢反应和20个化合物,采用代谢通量分析法(MFA)得到20×15的矩阵方程并通过MATLAB 7.0软件计算,得到了不同代谢时期的通量分布图。结果表明:在对数生长期(8 h)时,丁二酸通量较低,生物量合成通量较高,而在代谢稳定期(20h)时丁二酸通量增加了45%,生物量合成通量则降低了80%。其次,研究了A.succinogenes CGMCC 1593厌氧发酵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对菌体生长和发酵产物的影响,发现菌体生长和丁二酸积累的较佳ORP分别为-220 mV和-270 mV;比较ORP在-220 mV,-270 mV时,发酵对数生长期(8 h)和稳定期(20 h)代谢通量分布,以及发酵过程中PEP、PYR节点,NADH通量分配的变化,得出:在ORP -270 mV时,NADH总通量和丁二酸方向代谢通量增幅明显。丁二酸产率为34 g/L,最终糖利用率达到80%,较未ORP调节前(丁二酸产率:28 g/L,糖利用率65%)提高了15%。再次,考察了分别使用碳酸镁和碳酸钠调节pH,A.succinogenes CGMCC 1593厌氧发酵过程32h平均代谢通量分布和关键节点的通量分布情况:碳酸钠为pH剂条件下NADH,丁二酸通量均略高于使用碳酸镁调节,但菌体在16h发生絮凝,并伴有丁二酸生成速率下降。通过考察营养因子对菌体生长和丁二酸产量的影响,采用碳酸钠调节pH,在优化的条件下,A.succinogenes CGMCC 1593在5L发酵罐中,丁二酸产率达到39g/L,糖利用率达到90%,较优化前(29g/L,68%)分别提高了30%和20%;略优于与控制ORP的碳酸镁调节pH策略(34 g/L,80%)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教师职业倦怠调查表和组织犬儒主义调查表,对江西科技学院教师的职业倦怠和组织犬儒主义现状进行调查,意在分析组织犬儒主义和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并分析教师职业倦
世赛不能仅仅是技能精英的舞台,而应惠及更多的职业院校学生。本文对世赛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提出了“二个对接、一个提升”的转化目的及“对比分析、调整开发、实践检验、反
目的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儿童患者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中芬太尼用量的节俭作用。方法择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儿童40例,年龄4-8岁,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两组:酮
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全面实施育人系统工程,将学生公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并因此设置公寓辅导员岗位。高职院校公寓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在思想政治管理过
本文以披露业绩预告信息的公司为样本,研究盈余公告的盈余惯性现象。研究发现,我国市场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盈余惯性特征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我国市场同样存在错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主旋律。它具有强大的规模效应和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各国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拉动区域经
自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后,实施新课程已经从观念与理想的层面走向现实。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积累
目的:系统评价万古霉素鞘内阶梯浓度注射治疗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及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2014年12月31
湿陷性黄土具有很多危害,为了保证地基的质量,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而处理湿陷性地基的方案有很多种,选择哪种方案最合适成为相关人员应答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
银行资本自身具有顺周期变化的特点,监管当局的资本监管一般会导致信贷供给更为严重的顺周期性,并放大经济冲击,因此在经济高涨期,必须高度关注信贷快速扩张的潜在后果。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