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染废水由于其含高浓度、高毒性、多种类的污染物,色度高,排放量大,难于处理,是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业之一,这类废水一旦排放到环境,便会对水体及其水中生物造成巨大危害,因此研究染料废水的高效处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是针对一种高亲水性染料—活性艳蓝P3R的生化处理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以青岛某纺织化工厂印染废水的生化处理池中活性污泥为实验材料,以活性艳蓝P3R染料为研究对象,驯化并分离出了7株对其具有一定脱色能力的菌株,并筛选出了两株(G1和G4菌株)对P3R染料具有高效脱色性能的菌株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脱色菌株均不能以活性艳蓝P3R染料为唯一碳源,其脱色最佳的碳源为葡萄糖,且含量为0.6%时对染料脱色率最高;最佳氮源为(NH4)2SO4;最佳加入量为0.12%,最佳磷源为KH2PO4,最佳加入量为0.024%;在盐度较低时,脱色菌脱色效果更好。Mg2+、Mn2+对脱色有促进作用,Fe3+在微量时对脱色有促进作用,超过0.015%则有抑制作用,Cu2+对脱色菌有毒性,对脱色有强抑制作用。脱色的最佳pH为8.0,最佳温度为35℃,最佳接种量为3ml,培养48h时脱色率能达到最高。通过正交实验发现影响因素对菌G1脱色能力影响程度大小为接种量>pH>培养时间>温度,最优化脱色条件为温度25℃,pH为7,接种3ml,培养时间为60h;对脱色菌G4,各影响因素影响脱色能力大小为温度>pH>接种量>培养时间,脱色率最高的最优化条件为当温度为35℃,pH为8,接种量为1ml,培养时间为60h。实验表明脱色菌在染料浓度10mg/L-130mg/L之间时均有一定的脱色效果,随着浓度升高脱色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可能与染料本身的毒性有关。在脱色菌株对活性艳蓝P3R染料的降解机制初步研究过程中,发现活脱色菌体比死菌体的脱色率高,两脱色菌产生的脱色酶均不是诱导酶。G1的脱色酶既存在于胞内也存在于胞表面,而对于G4,脱色菌G4的脱色酶只存在于胞表面。对脱色后产物的上清液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发现,活性艳蓝P3R的特征吸收峰发生了改变;进一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P3R染料脱色后产物,发现脱色前后的检测波谱图色谱峰不同,说明染料脱色后其分子结构可能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