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意识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y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在国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增强我国公民意识,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公民意识的培养对当代国家来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意义。当代中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以推进政治文明进步的关键时期、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促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重构面向全球的文化身份的长远征途中,通过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文化繁荣实现社会的总体和谐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国人的梦想也是世界的需要。公民意识对这一历史进程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社会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现代社会的基本体制——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民主政治等的实现,需要现代公民的支撑。但是,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由于受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的影响而无法真正满足上述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无法发挥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价值。所以,从多种途径培养公民意识,才能真正充实公民人格、体现公民身份,并进而发挥其对中国社会的意义与作用。从宏观上讲,我想这需要民间和政府的双重努力,首先是积极的公民教育,教育人怎样成为一个公民;教育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哪些是我们的自由;教育人们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使人懂得个人与政府的关系。其次是政府的积极工作,主要包括健全教育体制,使人得到更加完善的教育,继续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公民意识的成长提供经济基础,尽量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正义,以身作则,守法,树立法律权威,即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此进程中,违章建筑也随之大量涌现,有关违章建筑归属和利用的纠纷也越来越多。然而,纵观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的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学界对其多有研讨,但由于在一些问题上尚未形成定论,导致司法实践中仍存在若干问题难以解决,尤其是优先购买权与其他权利发生冲突时,
本文通过对Bilsik案的分析,深入研究了商业方法的定义、特征和商业方法作为专利客体的技术要求,以及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实质条件,并分析了我国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现状,结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