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产过程的跨国分割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中间投入品贸易的飞速增长。随着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壁垒的不断下降,国际分工从产业、产品层面延伸到了到生产的不同环节和工序层面,表现为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和阶段,越来越多地被分布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生产。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制造业国际生产分割的组织模式选择、国际生产分割的含义和度量、以及国际生产分割的决定因素。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是:首先,结合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贸易贸易理论,在交易成本理论的框架下对生产分割的组织模式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了资产专用性和不完全契约对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然后,本文在对国际生产分割的度量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统计和分类方法,运用最新的联合国5分位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数据,对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中间投入品贸易的数量、产业分布特征以及历史变迁进行详尽的考察;最后,本文从理论上对国际生产分割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运用前面生产分割度量结果,采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零部件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相关理论命题的适用性做出检验。
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导论提出了本文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安排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生产分割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三章考察了国际生产分割的组织模式选择;第四章对生产分割的相关概念、度量方法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和东亚的零部件贸易进行了考察;第五章对中国参与国际生产分割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总结全文并讨论相关的政策含义。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
第一,由资产专用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所导致的交易成本是影响企业跨国生产组织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具体的因素包括: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和要素成本差异、所考察产业的市场厚度、中间产品的资产专用性强弱、企业的搜寻技术和强度、东道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等。市场厚度越大、资产专用性越小、企业的搜寻技术和强度越高、东道国的法律制度越完善,则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外包的生产组织模式,相反,企业则会倾向于采取内部一体化生产的组织模式。
第二,国际生产分割的度量方法主要包括根据进口投入品的含量进行度量、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的垂直专业化指标度量和根据不同的统计分类方法进行筛选度量。这几种方法都有将国际生产分割低估的倾向。其中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国际投入产出表来加以改进。对中国参与国际生产分割的考察结果表明,中国的零部件贸易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中国正在不断的融入全球的生产体系,尤其是融入了由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和东盟六国构成的东亚生产网络体系。中国的从东盟国家的大量零部件进口有效的反击了“中国威胁论”。中国一方面从东亚国家大量进口零部件,另一方面对零部件加工组装后向东亚区域外的北美和欧盟市场出口制成品,因此中国在东亚的生产网络中扮演着向区域外输出制成品的“窗口”的重要角色。东亚各国对中国的零部件出口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从全球来看,东亚地区的零部件贸易明显高于北美和欧盟的零部件贸易,表明东亚国家之间的生产和贸易的相互依赖性在增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程度在加深。但是东亚的制成品的出口仍然有赖于区域外的北美和欧盟市场。因此,从政策角度讲,采取多边贸易自由化可能比区域贸易自由化对于东亚地区的发展更有利。
第三,生产过程在技术上的可分离性以及生产的模块化为国际生产分割创造了前提条件;而国家间的差异性所导致的比较优势是国际生产分割赖以发生的基础,规模经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成为导致国际生产分割的重要原因之一;贸易壁垒(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服务等天然壁垒以及贸易政策壁垒等)的不断削减为生产环节的跨国分布创造了便利条件。这些因素共同决定和影响国际生产分割的程度和范围。对中国零部件贸易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规模、比较优势、内流的外国直接投资以及运输成本等是中国零部件贸易重要决定因素。要素禀赋理论对于中国的零部件贸易仍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我国的比较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和组装环节。我国制成品出口所表现出的竞争力是以东亚地区生产网络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