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 方法:对齐鲁医院1999~2003年共148例产后出血病例(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产妇的年龄、体重指数、孕周、孕产次、流产次数、胎儿数、分娩方式、产程、胎儿体重、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时间、出血原因、治疗措施及转归等多项指标进行观察;同时以2∶1的比例随机选取同期非产后出血孕妇296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产后出血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还分析总结了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 结果:5年的纠正产后出血率为1.38%(137/9925)。2002年和其他各年间产后出血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各年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在产后2h内者128例,占86.49%。宫缩乏力108例,占72.97%。胎盘因素17例,占11.49%。凝血功能异常12例,占8.11%。软产道裂伤11例,占7.43%。发生失血性休克14例,其中外院转入7例。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1例,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1例,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加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1例,子宫切除术3例,死亡2例。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有17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产后出血影响最大的依次为前置胎盘(OR=20.459)、宫缩乏力(OR=17.533)、软产道裂伤(OR=16.235)、胎盘因素(OR=14.842)、胎儿体重≥4000g(OR=13.056)、第三产程≥10min(OR=6.930)、剖宫产(OR=3.041)、子痫前期(OR=2.786)及早接触早吸吮(OR=0.081)。 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减少巨大儿和多胎妊娠的发生对减少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胎盘因素是引起产后出血的第二病因,是导致产科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减少产前的非意愿性妊娠及流产而致的子宫内膜损伤,提倡少生优生,可减少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加强产前、产时及产后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手术技巧,避免意外损伤,是减少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