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avonius桨叶的新型浮式防波堤消波捕能性能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f_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波堤是一种重要的海洋防护工程结构物,具有抵御波浪的的作用,可保护水域内船舶、海洋养殖设施和其他海洋结构物的安全。传统的防波堤为坐底式防波堤,消波性能优秀,不过其造价昂贵,对地基要求高,易导致淤泥堆积。与传统坐底式防波堤相比,浮式防波堤具有结构功能多样化,工程造价低,易于安装和拆卸,允许水质点交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生态环境等特点,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在双浮筒式防波堤的基础上布置安装了Savonius桨叶,对该新型防波堤的消波性能、捕能性能以及系泊力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粘性流体理论,采用STAR-CCM+软件,对规则波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波浪计算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波浪水槽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根据边界造波法原理及阻尼消波原理,建立Savonius浮式防波堤的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湍流模型,重叠网格技术,六自由度运动模型,VOF自由液面捕捉技术在计算域内进行气液两相流计算,计算透射系数,反射系数,系泊力以及监测桨叶捕能性能。2、根据STAR-CCM+的数值模拟情况,结合实验场地工况设计并制造基于Savonius型桨叶的浮式防波堤,桨叶悬挂于双浮管浮体下,实现了水面以下波浪能的捕获。通过组合Savonius型桨叶增加了浮式防波堤整体惯性矩,提升了消波性能。3、提出了基于Savonius型桨叶的浮式防波堤的方案,确定系泊方式,设计传动机构,通过物理实验对传统双浮筒式防波堤以及新型Savonius防波堤进行消波性能以及捕能性能的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双排Savonius桨叶组的新型浮式防波堤增大了消波的截面,对于短周期波消波性能优异,捕能功率受波浪周期影响明显,在最佳捕能区间系泊力有明显下降。4、基于数值波浪水槽和物理实验模型对Savonius型桨叶的浮式防波堤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包括桨叶尺寸以及入水深度,先通过调节安装位置获得桨叶最佳入水深度再通过改变桨叶尺寸研究柔性防波堤在不同波浪工况下的捕能性能以及消波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对入水深度为0.65D时,桨叶处于最佳捕能区间。当波浪周期与桨叶转动周期相近时,具有较好的捕能效果。随着入射波周期的增大,应适当增加桨叶尺寸。
其他文献
铁(Fe)合金因优异的力学强度、固有的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灵活的加工成形性而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骨修复材料。但其降解速度太慢,限制了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因此,提高Fe基合金的腐蚀速率成为了生物可降解金属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在Fe基体中加入第二相,制备出新型可降解Fe基复合材料来提高Fe基骨植入物的降解速率;并通过一系列表征测试探究了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体外
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是造成室内热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用晴空指数(0.2~0.7,以0.1为单位进行改变)来表征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外空气温度的变化,并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晴空指数条件下,自然通风和空调工况时的南昌地区居住建筑夏季的传热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上述两种工况下室内热舒适性和晴空指数的关系,并分析了空调工况时晴空指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给出了综合考虑室内热舒适和建筑节能的建筑环境调控策略,本
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意义的城市,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国家层面上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法律法规,地方层面多地的历史文化名城也逐渐出台了各自的地方性保护法规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逐渐规范化。然而随着规划价值定位的转变,在新的空间规划体系中,规划实施评估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目前国内
随着人们对建筑能耗问题越来越重视,将相变储能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相结合成具有储能功能的建筑材料,已逐步成为建筑节能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石膏为负载载体制备了一种具有储能调温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首先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肉豆蔻酸-棕榈酸-十四醇(MA-PA-TD)和肉豆蔻酸-硬脂酸-月桂酸(MA-SA-LA)两种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然后将膨胀石墨(EG)作为多孔吸附材料,用物理吸附的方式制备得到膨胀石墨
对于硬脆性岩石而言,其受力损伤破坏通常经过压密、线弹性变形、裂纹稳定扩展、裂纹非稳定扩展及峰后破坏五个阶段,该五个变形破坏阶段的分界点被称为裂纹闭合应力σcc、裂纹闭合应力σci、损伤应力σcd、峰值应力σc。上述岩石受力损伤破坏过程通常伴随着内部微裂纹的孕育、扩展、合并及成核演化,该过程将引起岩石波速的变化。同时,岩石受损引起的微裂纹的演化过程伴随着声发射信号的变化。本文以红砂岩与花岗岩为例,开
半导体材料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通信还是新能源,这些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半导体材料的支持。第Ⅳ族元素半导体硅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核心物质,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后来开发的Ⅲ-Ⅴ族半导体,由于其直接带隙的特点,是光电子技术的基础。随着晶体管的尺寸逐渐接近其物理极限,能量损耗和散热问题愈发明显,基于Si的半导体技术的进展受到越来越强的
红砂岩土在我国分布广泛,江西赣南尤为发育,其地区特性明显,具有胀缩性、多裂隙性,遇水强度弱化明显。处于自然环境中的红砂岩土受降雨入渗、蒸发过程、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含水率常常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反复的降雨-蒸发和地下水位升降使得土体处于干湿循环过程,对土体的强度、持水性能、渗透性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会导致边坡失稳、滑坡等工程灾害。故本文以赣南地区非饱和红砂岩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干湿循环作用下
当前,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不可移动文物建筑的保护规划和修缮,改善历史文化建筑遗产的保护状况。随着三维Li DAR扫描技术与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三维点云数据及影像数据在历史建筑的虚拟修复的作用愈发突显。但如何依据不同数据源实现历史建筑点云模型虚拟几何修复是一个具有意义且充满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文融合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三维Li DAR扫描技术获取完整历史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是由纤维增强聚合物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在工程已经得到了逐步的应用,FRP复合材料桩与传统的钢桩、混凝土桩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如高耐久性、高强度、重量轻等。桩-土界面摩擦特性是影响桩基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就现阶段而言,有关FRP材料在不同荷载模式下、在不同土体中的摩擦特性研究尚不完善,故对FRP材料与红砂岩风化土界面进行摩擦试验研究有重要意义。所以,文中以两种FRP材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老年人口日益增多,社会养老压力极大,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无法忽视的重要问题。城市在迅速扩张的同时,老城区却在不断的衰落,而老年人在老城区的人口比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既有城市公共空间无法满足老年人活动需求。城市公共空间为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景观环境与丰富的活动设施,吸引老年人到城市公共空间中活动,老年人群是城市公园、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的主体人群,城市公共空间也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