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群是指聚集于某些特定区域,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形成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聚集空间。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既是历史和分工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当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产业集群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型战略,不仅将其应用于工业上,也越来越重视在商业、金融、娱乐等服务业领域进行研究和实践。本文立足于现有的区域经济学、旅游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解析旅游产业集群基础理论,界定相关概念范畴,试图拓宽产业集群的研究视野,建立起不同于制造业的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体系,并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从旅游产业集群识别、经济社会效应评价、动力机制等方面,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框架,提炼出旅游产业集群培育升级途径和空间布局方法,从经济运作、空间等多个角度寻求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探求旅游产业集群具体发展对策,从而促进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综合应用空间基尼系数、产业空间联系度、灰色关联、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等定量方法,从旅游产业集聚度、旅游产业联系、旅游产业规模、旅游企事业特征、旅游产业创新五个角度,构建旅游产业集群识别模型,对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现状进行识别,并应用历史数据对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得出自2000年起,山东省已经形成了原生型的旅游产业集群。(2)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增量效应、效率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内部聚集经济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效应、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人力资源效应、网络联系效应、竞争效应、开放效应、竞争优势效应和区域品牌效应,得到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效应综合评价值为1.10,处于一般水平,说明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处于自然低级集聚阶段,集群所引发的各类良好效应尚未充分显现。(3)从相关产业动力和环境动力入手,剖析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动力因子,一方面应用山东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K-means法将102个产业部门按照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感应度系数分成三级动力产业,构建出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产业动力机制模型;另一方面运用SPSS回归曲线估计功能,建立起资源、市场需求、技术、经济、政治、文化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回归模型,构造出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环境动力机制模型。(4)参照GEM模型,在对影响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6大条件: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外部市场进行打分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从依托动力机制的完善与发展、利用旅游产业集群增长极的集聚与扩散机制、从产业链网络化发展的角度形成联合体、借助旅游产业休闲化的发展趋势等四条途径实现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升级。(5)综合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识别结果,选定青岛市、济南市、泰安市、淄博市和临沂市为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增长极;应用空间自相关法,对山东省进行旅游产业集群功能区域划分,确定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引导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的范围、定位及发展方向;将山东省140个区市县视为旅游产业集群节点,依据各区市县主要旅游企业分布密度,建立起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节点等级体系,并初步以一级和二级节点为重点,构建出旅游产业集群空间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