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门上型喉癌的预后及其与BMI1、EZH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ientist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门上型喉癌在喉癌中的发病率约为40%。因其解剖位置的差异,生物学行为与声门型喉癌、声门下型喉癌迥异。声门上型喉癌手术治疗常据其原发灶侵犯范围采取声门上水平喉半切除术或喉全切除术。自20世纪80年代来,同期放化疗的应用价值逐渐得到重视与推广。BMI1属于多梳基因家族(Polycomb Group,PcG)抑制复合体PRC1(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1),最初因被发现与c—Myc协同诱发鼠淋巴瘤而被认为是一个癌基因,具有诱导细胞永生化、促进肿瘤的早期转化、维持及促进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等重要功能。BMI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其表达与恶性肿瘤的进程相关,并影响生存。EZH2与BMI1同属PcG家族,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其介导的组蛋白甲基化与DNA甲基化之间的相关性表明其可能以基因沉默子的角色促进了肿瘤的生长。EZH2在人体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本研究旨在总结声门上型的临床特征,检测BMI1及EZH2在其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与声门上型喉癌的疾病侵袭性、淋巴结的转移、及生存的相关性。 研究目的: 1.总结声门上型喉癌的临床特征,分析声门上型喉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2.探讨该基因表达与声门上型喉癌侵袭性与预后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所有声门上型喉鳞癌,具备治疗前活检或以手术为初治模式的手术病理标本,总共9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BMI1、EZH2在组织中的表达。 研究结果: 1.声门上型喉癌临床特征 首发症状以声嘶为最常见(47例,50%),其他依次为咽部不适(30,31.9%)、颈部肿物(15例,16.0%),呼吸困难(2例,0.2%)。初诊时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36例,61.7%),患者多处于疾病晚期(Ⅲ、Ⅳ期76例,80.9%)。T分期与N分期存在相关性(p=0.025)。原发灶根治性治疗主要采取声门上水平喉半切除术或喉全切除术(59例,62.8%),余患者采取姑息性气管切开术,或姑息化疗、放疗。 2.BMI1在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 BMI1阴性表达20例(21.3%),低度表达25例(26.6%),中度表达34例(36.2%),高度表达15例(16.0%)。BMI1表达强度与声门上型喉癌T分期、N分期、总分期、病理类型无相关性。 3.EZH2在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 EZH2阴性表达18例(19.1%),低度表达40例(42.6%),中度表达31例(33.0%),高度表达5例(5.3%)。EZH2表达强度与声门上型喉癌T分期相关(p=0.004),与N分期、总分期、病理类型的无相关性。 4.BMI1与EZH2两者表达在声门上型喉癌的相关性 BMI1高表达、EZH2低表达者41例(43.6%),BMI1低表达、EZH2高表达者28例(29.8%),两者同时低表达者17例(18.1%),两者同时高表达者8例(8.5%)。BMI1与EZH2在声门上型喉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0)。 5.声门上型喉癌的预后分析 声门上型喉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41.5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声门上型喉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为T分期(p=0.001)、可否手术(p=0.000)、BMI1表达差异(p=0.010)。 研究结论: 1.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与T分期相关。 2.BMI1在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呈中度或高度表达者预后较低或无表达者好。 3.EZH2在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表达越高,声门上型喉癌原发灶侵袭性越高。 4.BMI1表达与EZH2表达相关,同时合并BMI1低表达、EZH2高表达者声门上型喉癌预后较差。
其他文献
1.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儿童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根据患儿对激素治疗的疗效,可分成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和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两类。大部分PNS患儿对激素敏感,预
目的:研究刺参粘多糖(SJAMP)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PCNA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并与甲氨蝶呤(MTX)作比较。结果:SJAMP、MTX均可使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PC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还可以使细胞周期发生明显的变化,干预组Hela细胞停留在G1期的比例要比未干预组明显增加(P<0.05),而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