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安徽省新农合按病种付费下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按病种付费制度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安徽省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信息管理系统,随机在皖北、皖中、皖南各抽取3县,共计9个县,获取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全部冠心病患者共计3365例住院费用清单,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方法分析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和构成,采用相关分析和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2012-2015年间,按病种付费下(1)冠心病住院患者例数总体波动上升,且女性住院患者例数高于男性患者,地区之间,住院例数皖北>皖中>皖南;(2)冠心病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皖北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皖南逐年递减,皖中波动上升。2012年,皖南次均住院费用最高(9980.62元),皖中最低。2013-2015年,皖中冠心病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明显高于皖北、皖南。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日均住院费用变动幅度不大;(3)冠心病患者次均报销费用比例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自付费用占安徽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的比例总体波动降低,从2012年的24.74%下降到2015年4.50%;(4)冠心病患者日均住院费用与按项目付费下的费用相比,相对较高,且在2012年、2014-2015年间,按项目付费下冠心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也低于按病种付费;(5)住院费用中材料费、化验费、药品费、床位费是位于结构变动率前4位项目,药品费和材料费是住院费用的主要构成;(6)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对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影响作用由大到小因素依次为就诊层次、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地区和年度。结论:(1)按病种付费的冠心病住院患者人数总体波动上升,年龄呈现老龄化趋势,且女性患者人数要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应关注老年冠心病群体健康状况,加强对居民冠心病防治知识普及,尤其是女性冠心病患者预防工作;(2)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冠心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总体波动下降,日均住院费用总体变动幅度不大,提示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数有所下降,按病种付费下的冠心病住院诊疗行为逐渐规范,按病种付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医疗费用上涨;(3)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冠心病住院患者自付比例下降,患者就医负担有所减轻;(4)总体上,按项目付费冠心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与日均住院费用均低于按病种付费,支付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的推广仍需一系列配套措施的保障;(5)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冠心病住院患者人数与费用存在地区差异,提示政策实施要关注地区差异,促进区域内均衡发展;(6)药品费与材料费是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构成及其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完善费用结构,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费用比例;(7)就诊层次、住院天数、是否手术是影响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应控制住院天数,加强医院自身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