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因而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就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他们的就业能力之间的竞争。因此,各高校都努力培养提高本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希望他们在就业竞争中获得一定优势,顺利就业。但当前高校最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等核心竞争力,而对他们的基础性就业能力的培养普遍关注不足。所谓基础性就业能力指所有职业都需要的、无论任何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都必备的基本就业能力,它是一种与专业知识技能无关、而又具有普遍性的能力,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门槛,又关系到他们未来事业的发展。实际调查表明,基础性就业能力既是用人单位考察选拔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忽视培养大学生的基础性就业能力将会明显地削弱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那么,高校应该怎样来培养大学生的基础性就业能力呢?这正是本论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价值观理论和相应的人力资源理论、职业生涯理论为框架,将基础性就业能力分为工作基础能力,素质基础能力和求职基础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然后逐一讨论高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这些能力。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讨论什么是大学生的基础性就业能力和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的问题。通过文献检索,本论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概念的定义和理解,综合了各种观点之后,选择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指大学生获得并保持工作的能力这一说法。它包含了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种基本的就业能力。然后本论文又讨论了国内外学者对基础性就业能力的理解,认为大学生基础性就业能力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工作基础能力、素质基础能力和求职基础的能力。这三种能力都是普遍性的、各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其中,工作基础能力包括工作基本技能、基本沟通能力和工作思维能力;而素质基础能力包括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交际协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而求职基础能力又包括获得工作的能力和在工作中自我发展的能力。这就是本论文的研究框架,本研究实际讨论的就是高校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这些能力。第二部分讨论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工作基础能力的问题。所谓大学生工作基础能力,指在通常情况下,所有或者绝大数岗位都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其他相应的要求。它是针对于工作而言的。本论文从三个方面讨论高校怎样培养大学生工作基础能力的问题。首先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工作基本技能,而这一技能又分为实践能力、阅读技能、写作能力和计算能力。高校应该从组织社会公益活动、聘请专业指导教师、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建立激励性的社会实践评价机制等方面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可以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加强语言知识阅读教学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等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阅读技能;高校还应该从树立终身写作学习的观念、开设写作课和举行的各种文学活动等方面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高校应该从加强计算能力相关的课程建设和形成合理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几方面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计算能力。其次培养提高大学生工作基本沟通能力。这一能力分为口头交流技能和倾听技能。高校应该从多开设与演讲辩论相关的课程和组织各种能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高校应该从加强学生对倾听重要性的认识、开设与倾听相关的课程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等方面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倾听技能。再次培养大学生工作思维能力。这一能力又分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高校应该从专设“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加强深化文化素质课和专业课等教学改革和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性活动等方面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高校应该从树立创新意识、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研究创新平台、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采取主体参与型的教学模式等几方面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三部分讨论高校应该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素质基础能力的问题。本论文所说的素质基础能力指一种狭义的素质能力,即个人的价值观念、职业观念、社会道德观念以及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综合体。如果说工作能力是针对于工作来说的话,它是一种与做事直接相关的能力,有一种外化趋势,那么素质能力就是针对于人来说的,这是一种做人的要求,是一种内在指向。素质通常指个体的内在修养,但当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个体提出了素质要求时,素质实际又成为个人获得工作和提升的一种手段,它也就转化为一种能力,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本论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高校怎样培养大学生素质基础能力的问题。首先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素质能力。这一能力又包括了自身修养和心理调适能力。高校应该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批评和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等方面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高校应该从转变学生的就业心态、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进行学习品质的培养和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调适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等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其次培养大学生交际协作能力。这一能力包括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高校应该从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识、丰富社团文化活动和建立师生间的信任与沟通等方面来培养提高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高校应该从团队文化、提供勤工助学的机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和增加管理沟通类选修课等方面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交际协作能力。再次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一能力又包括职业道德素质、敬业精神、职业责任意识等三个方面内容。高校应该从转变固有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将职业道德教育与用人单位文化有效衔接和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气氛等方面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高校应该从加强学生敬业精神的理论学习、利用典型树立榜样、开展各种技能竞赛和强化敬业意识等方面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敬业精神;高校应该从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树立学生感恩思想和落实责任任务等方面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第四部分讨论高校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基础求职能力。所谓的求职能力就是指大学生探寻工作、进入用人单位并保住工作的能力。对于通过就业市场获得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普遍性的就业能力,也是大学毕业生通向用人单位的桥梁。本论文从两个方面讨论高校怎么培养提高大学生基础求职能力的问题。首先培养大学生获得工作的能力。这一能力包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自我推销能力两方面的内容。高校应该从培育大学生的“与时俱进”的就业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荣辱观和有效启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等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高校应该从实行学生干部竞选和轮换制、对学生进行推销能力培训、对学生进行面试能力培训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等方面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推销能力。其次培养大学生在工作中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一能力又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和提升自我的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高校应该从培养学生合理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开展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等方面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高校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终生学习能力等方面来培养提高大学生提升自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