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速铁路弓网系统(受电弓-接触网)作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负责为动车组传输供能。在弓网系统交互过程中,其直接的机械接触极易造成接触网支持及悬挂装置剧烈震动,从而导致接触网零部件发生“松脱-破损-断裂”等不同程度危害的机械故障。同时,接触网结构的稳定性将会降低,威胁整个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营。因此,研究先进的接触网零部件服役状态检测与监测方法,实现接触网零部件故障状态的提前预警,对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弓网系统(受电弓-接触网)作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负责为动车组传输供能。在弓网系统交互过程中,其直接的机械接触极易造成接触网支持及悬挂装置剧烈震动,从而导致接触网零部件发生“松脱-破损-断裂”等不同程度危害的机械故障。同时,接触网结构的稳定性将会降低,威胁整个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营。因此,研究先进的接触网零部件服役状态检测与监测方法,实现接触网零部件故障状态的提前预警,对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与维护具有重大意义。2012年,原中国铁道部(现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颁布出台了《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总体技术规范》,标志着传统基于人工巡检方法的接触网检测正式过渡到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非接触式接触网智能检测与维护新阶段。为此,本文着眼于解决检测系统的实际问题,从检测系统功能的完整性角度,对整个检测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图像增强—零部件定位—零部件故障检测—结构参数检测”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以下工作成果:1)首先,接触网检测系统主要在夜晚线路天窗期对接触网设施进行图像采集,由于现场环境及自身补光系统等问题,图像往往会发生光照不均、照度低等情况,致使接触网零部件难以被有效检测,无法进行准确故障分析。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Retinex光照分解理论和无监督学习的接触网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路是:构建基于传统光照度分解理论Retinex的图像解耦网络分解出光照图和反射图,并引入自注意力机制,构建无监督自编码降噪网络对反射图中的噪声进行去噪,解决图像增强过程中噪声干扰问题;构建基于无监督生成对抗网络的光照增强网络,实现无配对样本下的低照度图像光照增强,解决实际检测中无法获取成对明暗光照图像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接触网低照度图像增强,便于零部件的识别和定位。2)其次,为实现对接触网不同组成零部件的缺陷检测,首先需要在接触网图像中准确地检测出每一个接触网零部件。然而接触网支持装置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种类多、且尺度差异大,既有深度学习检测网络框架无法实现对不同尺度零部件进行有效检测,特别是对小尺度零部件的检测。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思想的改进Faster R-CNN接触网零部件目标检测网络。该方法的主要思路是:优化原始Faster R-CNN的特征提取网络,通过分析中间层特征图像,筛选出接触网零部件的最优特征表达层,实现对大尺度零部件的精确定位;利用大尺度零部件与小尺度零部件的安装结构关系,通过Faster RCNN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的浅层语义特征层,构建一个小尺度零部件检测网络,并融合到大尺度零部件检测网络中,形成一个在统一框架下的多尺度接触网零部件目标检测网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实现全种类多尺度的接触网零部件检测。3)然后,为准确检测接触网零部件状态,需要对每种零部件的故障样本进行采集,以满足故障检测算法的研究。理想情况下故障样本量充足,基于有监督学习的故障检测算法通常更加简单、高效。但是实际检测中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故障样本。因此,针对缺陷样本匮乏而无法直接采用有监督学习实现零部件故障状态诊断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自编码的零部件故障状态诊断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路是:运用图像分割网络实现对接触网绝缘子的分割,避免非目标部件的背景干扰;利用自编码网络的功能特性既目标重构和目标特征向量提取,构建基于无监督自编码的零部件分类重构网络,实现绝缘子的准确分类和故障提取;采用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实现绝缘子污秽故障等级的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实现绝缘子故障状态的检测与评估。4)最后,由于接触网支持装置频繁遭受受电弓的振动冲击,接触网零部件容易发生松动,导致接触网支持装置腕臂系统结构发生形变,进而引起定位器坡度变化,影响列车供电安全。然而,在复杂的接触网检测线路背景下,很难实现对接触网腕臂系统结构参数的有效检测,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接触网支持装置腕臂系统结构参数检测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利用接触网三维点云的深度信息,采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对接触网零部件区域高效、鲁棒的分割,避免接触网二维图像中零部件非物理连接区域遮挡问题;根据零部件分割结果,建立快速RANSAC平面检测方法,实现对接触网腕臂系统平面的检测;基于该平面检测结果,构建基于投影面的RANSAC空间直线检测方法,实现对接触网腕臂系统骨架部件轴线向量的提取和结构参数的精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将该方法可以克服检测线路背景干扰,实现接触网支持装置腕臂系统结构参数的高精度检测。论文针对接触网支持装置检测系统的实际问题,系统地对关键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可行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借鉴,也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从飞行器诞生到现在只有较少的固定翼飞机能够实现垂直起飞并得到实际应用,其中包括英国的“鹞”式、前苏联的雅克-141和美国的F35B凭借自身的动力系统实现垂直起飞。虽然在垂直起飞飞机的研制过程中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固定翼飞机垂直起飞过程中均不可能避免的消耗大量的燃油,无法实现最大载荷起飞。同时在飞机起飞完成后,升力发动机一直处于不工作状态,成为不利于飞机飞行的死重。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具有垂直起
伴随着辐射定标技术的进步,光学遥感技术在社会经济、国防安全、环境监测、工程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发射和在轨运行过程中,星上定标系统由于受到天气、太阳入射角度、仪器老化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不同遥感仪器无法在轨溯源到一个统一的辐射标度,导致不同卫星平台或相同卫星平台遥感器之间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限制空间遥感在各方面的应用。目前星上定标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使用太阳光照射漫反射板作为星
遥感图像的获取方式主要有光电成像和雷达成像,基于两种成像方式获取的可见光图像与SAR图像各具特点。比如,可见光图像具有直观、易理解及内容丰富的优点,同时又存在容易受光照、云雾及季节影响的缺点;而SAR图像具有全天时、多天候以及不受光照影响的优点,同时又存在不直观、不易理解且散射特性强的缺点。因此,基于可见光与SAR图像的融合技术能够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提高目标侦察效能并丰富融合图像中的地物信息。可
快速原位探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土壤修复和污染监测至关重要。采用传统方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同时分析非常困难,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实验人员的健康也有一定影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是一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化学元素分析技术,具有实时、快速、原位探测和多元素同时探测的优点,可以为我国环境改善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可持续绿色良性发展。因此,开展基于LIBS技术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探
随着空间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空间对地观测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分辨率、大幅宽成像已经成为空间相机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为了在保证分辨率的同时增大成像幅宽,空间相机由传统的推扫成像模式衍生出了一系列侧摆成像、摆扫成像等新型成像模式。本文针对某新型成像模式空间相机的支撑结构进行了设计和优化,根据空间相机对支撑结构的要求,为减轻重量,增强结构稳定性,需要对支撑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材和设计,使之具有较高刚度
高速铁路在国家“一带一路”和“十四五规划”重大战略实施中意义显著。桥梁作为生命线工程,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破坏不仅影响结构安全性,更对铁路干线运营、抢险救灾及行车安全性产生较大影响。矮塔斜拉桥因其特有优势,迅速推广并运用到高速铁路中。然而,对于该类型桥梁地震损伤形态、损伤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考虑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性的高要求,进而对地震作用下功能损伤定义及损伤指标选择、桥梁模态识别、地震动强度参数选
MnCu合金具有高阻尼性能、优良的强度和塑性等机械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适量添加Al元素会提高Mn Cu合金的耐蚀性能,因此,MnCuAl合金在船舶、轨道交通、仪器制造等领域的减振降噪材料中极具发展前景。高阻尼MnCuAl合金与430不锈钢(SS)的高强度连接,能够使两种材料的性能实现优势互补,对于拓宽MnCuAl合金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感应钎焊是实现异种金属连接的有效方法,但异种金属的成分多
在工业生产和国防领域,激光的定向能量传输具有极其重要应用。为了尽可能提高远距离目标上的激光能量密度,使激光能量利用效率最大化,需克服传输路径上各种扰动。因此,针对高精度、高效率无波前传感闭环光束控制技术开展深入研究,通过自适应光学技术实时补偿传输路径上各种扰动对激光相位的影响,优化目标上激光能量分布。本文选用基于回波散斑评价因子和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tochastic parallel gradi
随着分布式能源(Di 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单元大规模接入配电网,传统配电网的单向电力传输方式正逐渐向主动配电网的双向电力传输方式转变,这种转变对配电网的感知、控制和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电网被广泛认为是消纳配电网中高渗透率DER单元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以微电网为切入点,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剖析配电网中的安全威胁。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包含DER单元的微电网
干缩开裂是潮湿环境室内土遗址表面最主要的劣化问题,给土遗址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也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但是,目前关于潮湿环境室内土遗址干缩裂缝的开裂和扩展特性不明确,裂缝间距计算和形态预测不准确,特别是对剥落演化特征的研究严重不足。本文以三星堆古遗址月亮湾土质城墙剖面黄褐色夯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环境监测、病害调查和室内试验,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黄褐色夯层的开裂机理,揭示了黄褐色夯层干缩裂缝的开裂与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