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民生不断改善,养老这一较高层次的需求问题已成为我国许多家庭关注的重心。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持续增多,同时生育政策的调整又导致我国家庭人口年龄结构持续向“老年化、少子化”方向发展,在我国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不够均衡、农村地区养老政策推广不够深入的情景下,农村家庭对于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选择如何?其有限的家庭资源又会如何在养老保险缴费与其他消费支出之间分配?在家庭决策的过程中,又有哪些现实因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民生不断改善,养老这一较高层次的需求问题已成为我国许多家庭关注的重心。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持续增多,同时生育政策的调整又导致我国家庭人口年龄结构持续向“老年化、少子化”方向发展,在我国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不够均衡、农村地区养老政策推广不够深入的情景下,农村家庭对于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选择如何?其有限的家庭资源又会如何在养老保险缴费与其他消费支出之间分配?在家庭决策的过程中,又有哪些现实因素是他们考虑的重点,会影响到最终的决策行为?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聚焦于农村家庭,探究其人口年龄结构对参保行为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该问题的探讨对关注农村参保重点群体、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以及优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及过往文献,总结与分析相关理论基础,之后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开展实证研究。本文将家庭人口年龄结构用家庭老年人数量占比及家庭少儿数量占比来衡量,将家庭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分为是否参与和社会养老保险人均缴费金额这两个维度,分别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之后通过在估计方程中加入交互项的方式来验证农村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其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此外,本文还根据家庭所属区域、年收入水平及平均受教育水平进行了相关异质性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家庭老年人数量占比提高,会显著提升家庭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但对社会养老保险人均缴费金额存在负向显著影响;第二,家庭少儿数量占比提高则会显著抑制农村家庭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同时对社会养老保险人均缴费金额存在负向显著影响;第三,对于面临流动性约束的家庭、越重视教育的家庭以及抚幼压力越大的家庭,老年人数量占比提高会进一步抑制家庭参保。基于现实状况与相应实证结论,本文认为,政府应加快推进全民参保,并在制度实施过程中重点关注高养老风险家庭,同时,政府需要进一步优化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以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托幼服务,规范少儿教育产业,减轻家庭育儿负担。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这一微观影响因素角度探讨农村家庭的参保问题,全面分析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并辅以更细致的实证与理论支撑,同时,本文关注家庭这一重要微观决策主体,研究对象为家庭而非个人,在理论和实证分析时综合考虑家庭情况,更贴合实际。
其他文献
2020年3月国务院提出全面做实医保地市级统筹,鼓励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进医保省级统筹。一方面,提高医保统筹层次扩大了患者选择就医机构的空间,免去了异地转诊和报销等一系列手续,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就医机构选择范围的扩大,可能导致患者涌向更高级别的医院就医,与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相违背。本文旨在探究医保统筹层次对退休职工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分析政策对于不同收入和不同健康的退休职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速保持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中等收入群体逐渐扩大,并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解决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伴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城镇老年群体规模逐渐扩大,其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必将影响全社会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
我国自2000年就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在这20年间,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增长了8.4%,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依然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也是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持续面临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社会现实问题。作为中老年父母,在面对年轻一代子女职业生涯发展与孩童照护需求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时,他们往往更偏向于承担起家庭中照看孙子女辈的担当和责任。诚然,在社会托幼成本较高的现实生活中,需要探讨在当前我
我国目前已进入经济新常态,不再单纯强调经济增速,而是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转型,追求更加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创业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其一方面能激发人们的创新潜力,给经济增长带来活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就业,一定程度上解决产业转型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然而,创业活动的不确定性较强,个人及其家庭面临的养老、医疗和失业风险等背景风险,都可能会影响其最终的创业决策。相应地,在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企业处在全员创新的时代背景中,创新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瞬息万变的商业机遇使组织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情境要求员工能够快速做出反应。换而言之,组织期望员工根据环境的变化自发地革新工作方法、流程,从而能够更高效的完成任务,这就是组织所期望的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然而,组织提出创新的要求就必然会让员工产生压力,压力是员工必须应对的问题。压力二维结构认为,组织中压力可以区分为挑战性压力源
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很多组织迈入改革创新阶段。商业环境瞬息万变,组织领导者往往不能仅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快速作出准确的创新决断。作为组织创新主体和创新力量的员工,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行为是构成组织创新的重要基础。员工被视为组织最富有创造力的资源。所以,组织怎样有效地激励和激活其成员的创新行为?这是打破危机、提升市场地位的重要途径。社会认知理论提出,组织情境、个体认知和行为表现,这三者持续地进
目的 探讨PDCA护理模式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在降低留置针回血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5月静脉留置针使用患者100例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7月的静脉留置针使用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针护理,观察组运用PDCA护理模式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留置针回血率、护士静脉留置针规范执行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留置针回血率20.51%低于对照组5
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不应该受到户籍、地区及制度影响而有所不同。碎片化的城乡医保制度导致城乡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差距明显。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核心要义在于统筹合并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消除城乡制度差异,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差距,保证城乡居民享有公平的医保权益。在农村老龄化加剧背景下,制度整合的成效能够更广泛地惠及就医需求更大的农村中老年群体,助其勇于利用医疗服务。因此,探究农村中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水平的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外部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对组织灵活性与适应性要求更高。员工是接受组织外部环境变化的直接对象,组织面临的压力和竞争第一时间传递给员工,这就要求员工必须能够主动适应变化。适应性绩效即当工作要求出现变动时,在一个任务上的学习能够有效迁移到另一个任务上的行为,强调评价应对变化的表现。同时挑战性压力源具有积极的一面,虽然会使员工感受到压力但也也为个体提供成长机会,促使其主动增加工作投入,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组织的外部环境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变化,而仅仅依靠组织领导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员工的建言行为显得尤其重要。以往研究表明领导风格、个人特性、组织环境等对建言行为产生影响,但个人-环境匹配理论认为行为的产生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而工作嵌入正是一种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因此,本研究将建言行为作为研究重点,探讨工作嵌入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深入剖析它的成因、研究现状以为未来的研究方向。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