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节选自《四川藏区文化艺术》第一章,这一章主要涉及四川藏区的文学。四川藏区的文学是从藏族文化母体中脱胎而出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学。该翻译项目有助于外界了解四川藏区的文学成就,推动四川藏区本土文学“走出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现翻译材料中人名种类繁多,包括外国藏学家、近现代藏族学者、藏族文学中的人物、当代文人和当代普通藏族人等。如何将这些人名进行恰当的翻译,这是本次翻译项目的难点之一。该翻译材料内容是四川藏区的文学,其中有很多文化负载词,这些有丰富藏文化内涵的词该如何翻译是该翻译项目的难点之二。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阐释翻译,认为翻译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目标受众的期望和需求是译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次翻译项目的目标受众设定为对藏文化感兴趣的国外学者。目标受众的基本需求是获取准确的藏文化信息,期望翻译符合一定的规范。不准确、不规范的翻译,会成为噪音干扰目标受众的理解。翻译时译者作为传播者和把关人应考虑目标受众的期望和需求,根据受众的需求和期望进行取舍或翻译。在人名和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应首先考虑选择在英语世界约定俗成的翻译,以保证翻译准确和符合规范,避免噪音对受众理解的干扰。另一方面,作为中国译者,她/他有义务将中国四川的藏文化传播到英语世界去。因此,在涉及藏族人名和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尽量体现藏族特色。就藏族人名翻译而言,藏族人名的翻译应具有藏族特色,译者采用拉丁转写藏族人名。一般来说,在受众需求和期望与传播藏文化之间尽量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法,即约定俗成+拉丁转写,必要时在译文后附录人名背后的文化内涵。就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而言,译者同样要履行传播藏文化的职责,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和期望。鉴于本次翻译项目的目标受众是对藏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友人,他们有要了解藏文化的期望。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应尽量传播其藏文化信息,体现藏文化特色。因此,译者对藏文化负载词采用整体移植的方法。但翻译是一个跨文化的信息传播过程,目标受众认知结构不同于中国读者,整体移植会使目标受众难以理解文化负载词及其含义。译者采用加注的方法则可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使目标受众能理解文化负载词的内在含义,拓展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增进对异域文化的了解。总的来说,译者采用移植+注的方法,既保留了文化负载词原有的文化内涵,又增加了整个译文的可读性,增进了目标受众对藏文化的了解。本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项目的介绍,包括项目背景、意义和要求;第二部分是对翻译过程描述,详细介绍了译前准备、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涉及项目的难点和解决方法;以及第四部分结语,报告的研究结论及部分心得体会。